从圣经创造论下看冠状病毒
最近的冠状病毒爆发事件是否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呢?
出版日期: 2020年2月6日

有一种新型病毒席卷全球,大多数人称它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病毒最早在中国武汉发现,现已经在多个国家出现,已有许多死亡个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事情呢?病毒是否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呢?我们可以在圣经创造论下解释这事吗?这是「甚好」的创造中的一部分吗?我将会彻底颠覆你对病毒的看法。你准备好了吗?
大多数病毒都是有益的
许多人刚听到这说法时,也会感到震惊,但事实上,大多数病毒对你其实是有益处的。你有否听过你身体内和身体上的细菌(bacteria)与身体内的细胞 (cells)数量一样多呢?那是真的。但原来在肠道内的病毒(viruses)数量比细菌的数量更多,这同样是事实!实际上,病毒种群(毒群,virome1)在调节体内细菌数量和类型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功用。2如果没有病毒,我们可能会被肠道中饥饿的小细菌迅速吞噬。
你试过在海水中游泳吗?你其实是在高浓度的「细菌汤」(bacterial soup)中游泳。海水充满很多细菌,种类繁多。但是,就像你的肠道一样,海水中的病毒比细菌还多,它们正维持和平衡海水的细菌数量。若没有病毒的存在,我们还有鱼可吃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或许有一天会有年轻而进取的科学家可解答此问题。
你曾经在湖里游泳吗?你其实是在细菌和病毒汤里游泳。那湖中有鸭子、天鹅或鹅游泳吗?若有的话,你是在流感病毒中游泳。实际上,水生水禽携带所有可能存在的类型的流感病毒,包括不会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随着鸟类排便,这些病毒被排入水中。但即使你通过眼睛、耳朵和口感染病毒,病毒通常也不会对鸟类 3或对你造成疾病。进化论者可能会说,鸟类(通常)不会因此生病,原因是因为牠们已跟病毒斗争了数百万年,已经休战了,病毒不会杀死宿主,宿主也为病毒提供了生存的地方。若从圣经创造论角度来看,流感病毒很可能对鸟类有益处,但问题是有否人正在寻找该答案。
有些病毒可能是从基因组中逃脱而来的
你知道你的细胞会产生许多跟病毒一样的东西吗?制造蛋白质外壳(protein coats),复制DNA(脱氧核糖核酸)及RNA(核糖核酸),将DNA转移到基因组(genome)不同部分的机制等。因此,某些病毒可能起源于正常的细胞运作。4那里有各种配件,这些配件有时组装成几乎看来像病毒的东西。只需进行数个意外的更改,该组合就可能失控,像「病毒式传播」。
有些病毒可能已经摆脱了原初设计的约束

但并非所有病毒都拥有相似的基因组。许多致病的病毒看起来就像是为了产生疾病的而设计。到底这类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好吧,如果存在一些病毒看起来专为感染细菌,鼠或人的细胞而设计,那在系统中应存在着制衡它的机制。如其中一项制衡机制失败,该病毒的复制速度可能比最初设计时的快了许多,这便导致疾病。因此,本来是「有益处」的病毒可能因此变成危险的病毒。而这只需一些微小的突变,例如在阻止宿主细胞检测并调节病毒的细胞识别因子(cellular recognition factor)中发生突变便可。
跨物种的病毒特别危险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进入冠状病毒的讨论,这是一种不属于人类的病毒。跨越物种之间的病毒称为人畜共染病毒(英文zoonotics注意英文名称当中的zoo字,即动物园的意思)。我们有非常多人畜共染病毒存在的证据,包括流行性感冒(influenza)5,冠状病毒科(这次的新冠状病毒、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和MERS6(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中东呼吸综合症)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HIV 全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所有这些病毒都会令人类生病。其中一些已长期存在在人类中。好消息是很多新兴病毒皆会自行耗尽。随着时间流逝,病毒也会减弱。随着病毒繁殖,病毒会撷取突变。这些突变有时会将病毒削弱到不能传播的地步。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某些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人类感冒病毒(这也是一种冠状病毒),尽管撷取了突变,仍可继续传播。这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并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病毒。
新兴病毒是实在的威胁

在历史上,人类常常遭受到流行病毁灭性的打击。其中一些已经被透彻研究,例如(由跳蚤传播细菌引起)黑死病。另外一些则仍困扰住我们。我们所知道的是,许多古王国、古文明和古代城市曾饱受大量疾病和死亡折磨之苦。有些时候,单凭历史记录我们便能够通过有理据的推测,了解到是何种原因导致该疾病,但这并非常见的情况。
原初的创造是没有疾病的(请参阅死亡和痛苦的问答(英文)),但在过去六千年疾病不断增加。如疾病一再增加,则没有理由期望将来不会再出现另一次的病毒扩散。这不是该恐惧的理由,但这正帮助我们冷静地反思人还能在地球安居多久。
我们已经设立各种安全网来防止病毒传播,世界亦开始对新兴的威胁做出更迅速的反应。隔离检疫,洗手和接种疫苗都是策略的一部分,而所采取的措施取决于病毒的严重程度、风险、与及是否能找到进行疫苗接种的方法。考虑到最近期在非洲爆发的伊波拉病毒疫情(Ebola outbreak)。我们花了数百万美元帮助那些人渡过该艰难时期,并再次避免了全球性的爆发。另一个例子是目前在中国蔓延的冠状病毒爆发。庆幸死亡人数(约2-3%)比最初的估计少(约11%)。但是,如病毒失去控制,变得像普通感冒一样普遍时,那么2%死亡率将等于数百万人口。但科学界的快速响应,在很短时间内,该病毒的多个基因序列已经完成了,并发布到公共数据库中,电子显微镜让我们看到正在处理的病毒图片,这反应速度是前所未见的。
冠状病毒的未来
若然此病毒的爆发,跟过去的病毒爆发的情况一样时,该冠状病毒很可能会自行消失。这自行消失的情况也发生在1917年席卷全球的人类H1N1流感病毒(H1N1 influenza)上,该病毒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持续了40年才消失。该病毒从1976年储存在实验室的样本中漏出,再存活了33年后,在2009-2010年猪型流感大爆发(swine H1N1 pandemic )期间才消失,而在当时并不是特别致命的病毒。病毒后期的版本并不像前期的版本那么致命,而人类H1N1病毒并不能在人类中持续存在,这事实充分证明病毒正在经历基因熵(英文genetic entropy,即基因衰退)。实际上,该病毒在活跃期间每年撷取14个以上的突变,并且在消失前,其基因组的突变率已超过10%。7这与之前发表的计算机仿真结果相符。8
但是,冠状病毒并不是流感。我们现在也未能确定这种病毒的来源或出现原因,尽管据说是来自蝙蝠,但也可能来源是曲折迂回的。不论是来源是怎样,我们都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我们的卫生保健系统有必要将其视为严重及直接的威胁。我们不能什么也不做,呆等数十年,待基因熵把该病毒败坏掉。
我们应该如何作出反应?
在创造/咒诅模型下,期望新疾病不会出现是不合理的。但当病毒出现时,我们应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也应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应该行的事。其中一种响应方式是通过对基督教背景的救援机构作出慈善捐赠。但我们也不应让分享福音的机会从自己手上溜走,再者,当人意识到生命是多么脆弱时,往往更愿意接受耶稣基督赐下的盼望,我们该珍惜分享福音的机会。
结论
病毒是上帝创造秩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病毒发挥有益处的作用。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罪恶诅咒的世界中,充满痛苦,死亡和疾病。一些病毒已变得危险,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无尽痛苦。这都迫使我们制定新策略,以试图对其进行防控。上帝没有应许我们长寿及永远健康。但却已应许祂要赎回这个被罪恶诅咒的世界和饱受疾病困扰的身体,因此我们的盼望并不在地上。让我们仰望主耶稣,因为我们的救赎临近了。
参考文献
- 这里是对毒群很好的概览,但该网站有进化论背景,使用时要小心注意:sciencedirect.com/topics/immunology-and-microbiology/human-virome. 回上一页。
- 从圣经创造论/坠落角度论述捕乳类动物毒群的重要功能的论文:Francis, J.W., Ingle, M., and Wood, T.C., Bacteriophages as beneficial regulators of the mammalian Microbiome, Proc. Int. Conf. Creationism 8:152–157, 2018; creationicc.org. 回上一页。
- Barber, M.R. et al., Association of RIG-I with innate immunity of ducks to influenza, PNAS 107(13):5913–5918, 2010. 回上一页。
- Terborg, P., The ‘VIGE-first hypothesis–how easy it is to swap cause and effect, J. Creation 27(3):105–112, 2013. (VIGE = Variation-Inducing Genetic Element) 回上一页。
- Ma, W., Kahn, R.E., and Richt, J.A., The pig as a mixing vessel for influenza viruses: human and veterinary implications, J. Mol. Genet. Med. 3(1):158–166, 2008. 回上一页。
- A coronavirus (similar to the new coronavirus), the cause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回上一页。
- Carter, R.W., and Sanford, J.C., A new look at an old virus: mutation accumulation in the human H1N1 influenza virus since 1918, Theoretical Biology and Medical Modelling 9:42, 2012. 回上一页。
- Brewer, W., Smith, F.D., and Sanford, J.C., Information loss: potential for accelerating natural genetic attenuation of RNA viruses; in: Marks II, R.J., Behe, M.J., Dembski, W.A., Gordon, B., and Sanford, J.C. (Eds.), Biological Information—New Perspective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pp. 369–384, 2013. 回上一页。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losed 14 days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