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反駁妥協》: 總結

作者:喬納森•薩爾法提

創造是大約6000年前在6日內完成的,每日是24小時,這是教會歷史中長期一貫的教導。 該信條並非只是做基督徒所必需的,所以我們不是在說,凡不持守6日創造立場的就一定沒有得救。 但是它對於教義和護教學上的連貫性是必要的。 對這一信條的否定在根本上是由於把外來的觀念強加于聖經之中。 所以,在這一點上妥協所造成的危害不僅限於《創世記》,而是影響到許多領域,正如從羅思修(Hugh Ross)的教導中可以看出來的一樣。

1. 權威

宗教改革恢復了聖經中的一個教導,就是聖經自身的充分性和清晰性——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 與之相反的觀點認為聖經需要輔以教會的傳統,教會的傳統與聖經具有同等的權威,離開了教會的訓導,人們就不能明白聖經。 在實際運作中,他們把傳統和教會的訓導淩駕于聖經之上。

如今,古老地球論者也說單靠聖經是不夠的——如羅思修所言,自然界成了聖經的第67卷書。 據說我們需要「科學」的説明才能理解聖經中的歷史。 在實際運作中,只要他們覺得科學的共識與聖經有衝突,他們總是迫使聖經讓步。 這就把「科學」當成了比聖經更高的權威,所以Sola Scriptura變成了Scriptura sub scientia (聖經低於科學)。

許多相信古老地球說的福音派神學家都坦承了這一點。 他們承認對《創世記》的直白理解指向六日創造,每日24小時,而創造的日期距今大約6000年,但是他們因為「科學」而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

但是這樣就混淆了聖經與自然的區別。 聖經是上帝無誤的的啟示,是明白的申述,是關乎萬物的事實。 所以聖經的教導可以根據解經學的規則,從其語法和歷史背景中得到理解,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自然不是明白的申述,所以自然界的資料必須放在某一個框架中來解釋。 所謂的古老地球共識只是對資料的一種解釋,這種解釋的框架故意排除了上帝的特別創造和大洪水。 另外,目前的受造界是被詛咒過的。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聖經所啟示的無誤的歷史框架來闡釋自然界。 就是說,如果有衝突的話,要重解釋的是「科學」,而非聖經。

2. 創造日

《創世記》1:5, 創造日的長度被定義為24小時。 全章中「日」字之前都有一個數詞和一個短語(「有晚上,有早晨」)。 在所有的其他經文中,「日」只要與數詞或者這樣的短語相連接,無一例外都是指普通的一天。 而《創世記》中這兩個標記都存在,明確地提示作者所要教導的就是六個普通的日。

此外,《創世記》中與日關聯的特別模式——定冠詞的有無、序數詞與基數詞的模式——進一步強烈表明這六日是普通日。 而且,除非工作周中的日與創造周中的日是一回事,否則,《出埃及記》 20:8-11所教導的第四誡便毫無意義。

羅思修關於非字面日的辯解是站不住腳的。 尤其是,他沒有必要提出第六天的創造活動需要很長的時間。 羅思修關於第七日仍在持續的觀點也是錯誤的——持續的是上帝的安息,而不是日。 第七日的長度與以色列人的安息日一樣。

3. 歷史上的解釋

羅思修經常提到早期解經家在《創世記》上的立場,聲稱那些人支援他的長日思想。 然而仔細查閱那些解經家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羅思修在誤導讀者。 在他所引用的作者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確地教導24小時的創造日,沒有一位教導創造日是長時期。 即使那些沒有教導字面日的作者,也教導地球只有數千年的歷史。

羅思修也許被某些早期教會領袖誤導了。 曾有人教導創造周的六天對應著(而不是等於)六千年的地球歷史,6000年後這個時代就會終結。 事實上,這些作者明確地講, 6000年還沒有到,因為地球沒有那麼古老! 所以這些作者不僅不支援羅思修的觀點,而且反對之。

24小時的觀點一直持續到宗教改革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對《創世記》的古老地球觀,是在保守派解經家被地質學裡的古老地球教導嚇倒了以後才漸露端倪的。 常見的妥協觀點就是這樣起源的,包括一日一時期(day-age)論、時間空缺(gap)論和框架假說(frame work hypothesis)。 這些觀點在教會歷史上直到近期才出現,強烈地提示它們不是從希伯來文中衍生出來的,而是源于聖經之外。

4. 創造的次序

有些人天真地相信,世俗的天文學和古生物學中關於事物起源的次序與聖經中的次序相匹配。 但是這種匹配在許多地方被打破了。 例如,世俗的「科學」講鳥類和鯨出現于陸棲生物之後,與《創世記》中的記錄相反。

羅思修試圖曲解聖經,以回避衝突。 但是這些嘗試都已經被早先的長日論者楊德威(Davis Young)試用過了,而他終於放棄了這一立場,認為它在聖經上站不住腳。

正確的解答是,古生物學上的次序不應看作年代順序,而應看作在全球性大洪水和隨之而來的災難中埋葬的順序。

5. 大爆炸和天文學

大爆炸是羅思修護教學的主旋律。 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把大爆炸認作一個事實。 然後他認定創造日不可能是24小時。 現在他作為天文學家,大爆炸是他的護教學核心。

然而,大爆炸實際上是基於不合聖經的前提假設,即宇宙中沒有特殊位置和特別方向。 該理論還有許多科學難題,被羅思修粉飾起來了。 例如,對於反物質的缺乏、星系的形成、以及在預先沒有星體的情況下,氣體星雲是如何坍縮形成恒星的,至今都沒有完滿的解釋。 大爆炸所謂的證據其實根本不是證據。 事實上,大爆炸是一個假想的模型,經過仔細調整以符合某些觀察結果,然後他們又反過來聲稱大爆炸預測了這些觀察。 這是迴圈思維!

關於太陽系、行星和月球的起源,進化論也有一系列的問題。 例如,太陽系大部分的品質在太陽內,但是其大部分的角動量卻在行星上。 此外,太陽隨著自身的老化,應該越來越熱,然而在地球所謂的數十億年的記錄裡並沒有證據表明太陽從前比現在冷許多。 關於靠近太陽的岩石行星和遠離太陽的巨大冰星是如何凝聚起來的,也還有許多令人頭痛的問題。 關於月球的起源迄今尚沒有令人滿意的理論,羅思修對他所推崇的碰撞進化模型,也有理解上的錯誤。 該模型提出的是擦邊碰撞,而不是羅思修所稱的「幾乎正面對撞」。

羅思修錯誤的護教學也把大爆炸當作宇宙有起因的證據。 首先,大爆炸宇宙學的領軍人物不是這樣描述的——他們大多認為這是一個無神論的理論。 其次,關於有起始就有成因的論證至少能追溯到十三世紀,所以用不著大爆炸來印證。 我也構思了一個關於第一因的論證,在護教學上更有效,因為這個論證忠於聖經。

認為遙遠的星光證明數十億年曆史的論證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大爆炸也有自己的光線傳播難題,稱作視界問題。 如果雙方在某個領域都有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那麼該領域就不能只用作反對其中一個模型的證據。 大爆炸理論家們對他們的問題有一系列臨時拼湊的解答,其中沒有一個是圓滿的。 而創造論者已經為遙遠星光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羅思修把玄理論用錯了地方,因為這全是猜測。 他關於神在另外一個維度的思想引起了人們的擔心,包括他的支援者們,如哲學家/神學家克萊格(William Lane Craig)。 關於額外維度的概念還可以有更符合聖經的用法。

6. 罪與死

所有的妥協觀點都有一個共同的大問題,就是要解釋一個善良的上帝何以允許死亡和痛苦。 聖經直接明白的觀點是,這些都是由於罪,侵入了一個甚好的受造界。 但羅思修只能相信在亞當之前死亡和痛苦早已存在。

然而這與聖經清晰的教導相抵觸,聖經認為受造界原本「甚好」,死是「末了的仇敵」,是「罪的工價」。 羅思修宣稱,亞當的死只是靈性上的死,但這與《創世記》3:19 的詛咒相矛盾。 他還宣稱詛咒中並不涉及動物的死亡,但這也不符合聖經有關的教導,因為動物受造時都吃素,而且在大重建的那一天要恢復素食。 這一點在自然神學中至關重要,因為有名的反基督教人士,如達爾文和滕普敦(Charles Templeton),都曾用人類和動物的死亡作為反對上帝的論證。 由於古老地球的教導,他們相信不管世界是什麼神創造的,受造界只能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護教學家蓋思樂(Norman Geisler)指出,在聖經中人和動物原本都是吃素的。 只是蓋思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與古老地球信仰不相容(他支援羅思修)。

在聖經的框架中,肉食習性和疾病的起源都有其合理的解釋。 一種可能性是墮落前的某些動物性徵發生了蛻變,改作不良的用途;另一種可能性是墮落後上帝啟動了潛在的遺傳資訊,因為他預知會墮落。

7. 各從其類

要想理解聖經創造模型,就有必要先瞭解受造類的概念。 上帝創造了一定數目的不同類別,各類中都有大量的多樣性資訊。 通過基因漂變和自然選擇,受造類內部的遺傳資訊發生了分化,形成了多種亞型。 有時一個亞型失去了與母群雜交的能力,就變成了一個新的物種。 遺傳資訊的損失也可以通過某些方式形成新亞型。

進化論者喜歡玩弄偷換概念的手法,把一切改變都說成為「進化」,但是「污泥變成我你」的進化需要遺傳資訊的增加。 他們還沒有見到增加遺傳資訊的改變。 但如果進化是真的,這樣的改變應該比比皆是。

實際上,創造論者相信,變異和物種形成比大多數進化論者所預測的要快得多。 這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各種陸棲脊椎動物,都是從挪亞方舟上的倖存者演變而來的。

羅思修太喜歡攻擊創造論者了,他借用進化論者的說法,說這種變異和新物種形成是「超級進化」。 但是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產生新資訊。 羅思修進一步聲稱沒有新物種形成,因為我們還處在第七天,上帝還在休息。 但這個不難反駁,人們已經觀察到大量新物種的實例,就是那些不能與母群回交的樣本。

8. 全球性大洪水

聖經強調大洪水是全球性的(比如,《創世記》第七章反復使用了「都」字)。 否則建造方舟就沒有意義了。 然而全球性大洪水會抹去所謂億萬年的地質學證據。 因此羅思修把它說成是兩河流域的局部性洪水。

但是這裡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兩河流域的地形就像半隻碗,滔天洪水會帶著方舟流向南方。 再者,羅思修構想的洪水,其災難性會遠強于華盛頓州東部的溝槽疤痕地形成時的斯波坎洪水,但羅思修稱它沒有留下痕跡。

從聖經地質學家到現代創造科學家,創造論者引用大量科學證據來支援單一的全球性大洪水。 這包括大面積深厚的岩層和岩層間多處平坦的過渡,並沒有長時期侵蝕的證據。 跨層化石之類的現象也指向快速的掩埋。

現代創造論者為全球性洪水提出了合理的機制,如災變板塊構造學。 這不僅解釋了各大洲是從單一大陸分離而來的觀察(如《創世記》1:9所提示),而且解釋了許多讓均變論板塊構造學家困惑的現象。

羅思修還模仿懷疑論者對聖經的攻擊,歪曲在全球性洪水的情形下方舟上的貨物。 例如,他把大約十億個物種堆在方舟上,雖然聖經記載清晰地說明方舟中只有陸棲脊椎動物。 羅思修還把化石的數目誇大了好幾個數量級。 然而適當的分析顯示,方舟上最多只需要承載16000隻動物。 其中一半以上比老鼠還小,即使最大的恐龍代表,也可以在快速成長期之前放在方舟上(這方面有新近發現的證據)。

羅思修反對全球性洪水的地質學證據也是錯誤的。 例如,他無端地宣稱,若曾有過全球性洪水,地球至今仍在轟鳴中。

9. 人類的歷史

《創世記》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家譜中並沒有缺漏, 所以人類僅存在了6000年,教會早期的作者都是這樣教導的。 耶穌自己教導,人類是「從起初創造的時候」就存在。 聖經的框架也可以解釋穴居人、尼安德特人、直立人,認為他們是巴別之後挪亞的後代。

然而羅思修「鑒定」,亞當的時代遠早于6000年前。 他也認為尼安德特人比人類低等,把他們十足的人類特徵都解釋掉。 這樣,羅思修走上了進化論者的道路,模糊了人與動物的區別。

羅思修對基因多樣性的無知導致他在種族的起源上犯錯誤,認為超自然的干預產生了人種,上帝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分散。

羅思修為亞當錯誤的定年,也危害了對澳大利亞土著的認知。 根據羅思修所接受的碳14定年法,俗界公認澳大利亞土著的歷史至少有40000年。 然而羅思修認為亞當存在於10000到60000年前。 這樣就有一種可能性:如果亞當生存于10000年前,澳大利亞土著就不是亞當的後代。 若是這樣,根據羅思修自己的神學,他們就不是人。 這並不是羅思修實際相信的,但是他很不謹慎,留下了這樣一種可能性。 他應該用「公認」的澳大利亞土著日期作為挪亞年代的終點(所以也是亞當年代的終點)。 根據羅思修錯誤的時程表,亞當應該生活于40000到60000年前。 (但對於那些根據「保守的、字面上的意義」理解聖經家譜的福音派人士來說,這兩個數字比10000到60000年更難接受。 )

10. 聖經中所謂的關於古老地球的教導

羅思修援引聖經中講到地球古老的一些詞。 然而,在仔細分析了每一個例子以後,發現這些詞根本沒有講幾十億年。 事實上,那都是些籠統的關於古久年代的詞。 當然,「古」和「老」是相對性的詞語! 而且在聖經中,這些詞所描述的都是人類歷史。

實際上,這些詞反擊了羅思修自己。 如果上帝有意教導數十億年的話,這些描述古老的詞彙可以輕易地使用於《創世記》中關於創造的敘述裡。 但是這些經文裡卻沒有這些詞的一絲蹤影。

11. 科學與古老地球

我解釋了科學在鑒定歷史年代方面的局限性,因為我們無從觀察。 所以相信目擊證據是更合理的。 但是世俗的科學家根據對現今過程的分析,再加上一些假設,進而對過去進行推斷。

實際上,即使認可了這一類的假設,也還有很多過程指向一個遠遠不到數十億年的歷史。 這一章列舉了幾個這樣的過程,首先給出綱要,然後解釋技術細節,反駁對方辯解。 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創造論論點,並盡可能地補充新資料。 比如對鋯石中氦氣擴散速率的測量提示鋯石不可能老過6000年,否則其中測及的大量氦氣應該早已逃逸。

羅思修曾試圖反擊這些論證,但又犯了錯誤。 例如,彗星的衰減對億萬年的理論是個大問題,羅思修提出一個早已被世俗天文學家駁倒的說法,認為彗星起源于星際空間。

12. 反駁古老地球論證

在歷史上,地質學曾經被當作古老地球論的武器,用以反對聖經。 羅思修也熱衷於使用同樣的方法來攻擊年輕地球論者。 然而早期的古老地球論證都是基於一個先驗假設:不曾有過全球性洪水。 後來的論證則基於對洪水效果的無知。 具體地,現場和實驗室研究都表明,災難性的狀態能迅速產生許多清晰的地層。

古老地球論的另一個主要武器是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 但是這裡有許多值得推敲的假設。 還有很多例子表明,這些方法不能正確地鑒定已知年齡的岩石,或者結果相互矛盾。 當這些情況發生時,持古老地球論的地質年代學家就聲稱,有一個或多個假設在這裡不成立。 既然這樣,當一個測年結果與聖經年代表衝突時,我們也應該有權質疑這些假設。

再者,有一種放射性測年法是反對億萬年理論的有力證據,那就是最廣為人知的碳14。 該同位素的半衰期只有5700年,所以如果一個樣本中殘存著任何碳14活性,它的歷史就不可能超過200000年。 但是人們在被「鑒定」為2.3億年的岩石中發現了一些樹木,其中還能檢出碳14活性。 碳14也見於煤炭和其他「古老」標本中,包括鑽石。

總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聖經是關於早期歷史的最高權威。 在反對聖經年代表的「科學」論證中,沒有一個經得住推敲。 在《創世記》上有了堅固的根基,基督徒就可以在信仰上站牢,為執行《馬太福音》 28:16-20節的大使命作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