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Also Available in:

奧古斯丁:一個地球年輕創造論的支持者(註1)

──有神進化論者斷章取義曲解教父

維基百科 A painting of Augustine by Sandro Botticelli
奧古斯丁,一位相信地球年輕的教父(壁畫,波提切利作於1480年左右)

奧古斯丁在早期以寓意釋經法解釋創世記的做法,往往被有神進化論的支持者和認為地球年代久遠的創造論者抓著,作為支持他們給聖經經文加上漫長時間的藉口;可是,隨着奧古斯丁的神學漸趨成熟,他在後期已放棄這種以寓意釋經法解釋創世記的做法, 再者,他其實一直以來都認為大地的年歲並不久遠(壁畫,桑德羅·波提切利作於1480年左右)

作者:本諾·澤伊達姆 (Benno Zuiddam) 教授
譯者:黎爵榮

原文發佈日期:2009年10月8日

1) 奧古斯丁怎樣看創世紀的頭十一章?他又為什麼有這樣的看法?

對於奧古斯丁來說,創世紀的頭十一章都是上帝的啟示,所以,對於經文中的敘述,他的理解都頗為接近經文的字面意義。

2) 他的立場是否模稜兩可?如果沒有某程度上的不明確,怎會在進化論的爭議中的正反雙方都引用他的話作為論據?

對於在創世記中的記述,無論是地的歲數、亞當夏娃作為我們的始祖是否在歷史中確有其人、發生在伊甸園的事件是否在歷史上確有其事、抑或在幾章之後記述的滅世大洪水是否在歷史上真有其事,奧古斯丁的立場都是明確的,一點也不含糊。 不過,他對於創造則有一套複雜的見解, 他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在第一天創造出來的, 隨後,上帝創造了一些他稱為「理性種子」(註2) (rationes seminales) 的潛在意念,並把它們嵌入萬物之內, 這些種子之中,有些後來才會結出果效(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這些果效當中,有些是墮落後才結出的), 奧古斯丁認為上帝甚至預計了人類的墮落和隨之而來的咒詛,而一早作出了安排。 可是,撇開這套理論中具有揣測性的種種元素,他的學說中卻沒有提過有一種機制,可以讓物種從一種變成另一種。 另一方面,因為他對創造的見解頗具哲學性,所以他對創世記中的「一天」這個詞也賦與了一種象徵意義;認為創世紀內的「一天」這個詞代表一個久遠年代的那些人會因此歡呼起來,但是,他們的這種樂觀的想法其實是很無稽的, 因為奧古斯丁所主張的象徵意義其實是和這種看法是背道而馳的, 他要的是短於六個地球日的時間, 因為在他心目中,上帝只要一瞬間便可以創造所有的物質和所有的理性種子;把理性種子結出果效,形成實在的物質,是後來的事。 總之,他的創造論主張「瞬間創造」,他對創世記所載的其他事件又按字面解讀,我們必須綜合這兩點來看, 再加上他相信世界只有大約八千年的歷史,所以,無論是引用他的話來支持達爾文的進化論,抑或是引用他的話來支持任何形式的漫長時間,其實都是相當困難的。

3) 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 不是已經很清楚的告訴了我們他認為上帝造人是六千年前的事嗎?

其實不可以說是,但卻絶對是個「年青的地球」。 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提到,他綜合了個人對世界年表的觀點以及聖經的記載,推斷宇宙萬物約在公元前5600年被造(編者按:他使用了七十士譯本所載的年表,所以年代較長,詳情請參閱有關聖經家譜年代學的資料), 在《上帝之城》內甚至有一章以「歷史錯誤地說已經過了許多個千年」(註3) 為題,所以,他的看法其實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反過來說,當時有幾位其他宗教的哲學家都認為大地基本上是永恆的, 當代之前已經過了萬世萬代,之後也會再有萬世萬代;奧古斯丁就是針對了這些哲學家,直斥其非。 所以,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知道「有神進化論」的支持者引用奧古斯丁,根本是完全的斷章取義, 他們只讓自己看見奧古斯丁認為創世紀的「一天」一詞有的是象徵性的意義,又看見他的學說是主張意念會演化的艱深哲學, 就以為奧古斯丁的學說支持他們的後達爾文理論;事實上,除非對創世記和奧古斯丁的了解都非常膚淺,否則根本沒有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因為奧古斯丁主張「瞬間創造」、大地年歲不久遠、和亞當夏娃瞬間被塑造,這幾點都完全否定了引用奧古斯丁來支持他們的可能性。

4) 奧古斯丁對於「六天創造萬物」的看法有沒有隨着時間而改變?

奧古斯丁隨着年歲的增長,續漸強調經文背後的歷史性,也續漸強調有必要以字面解讀經文, 他最重要的著作計有《De Genesi ad litteram》,即「論以字面解讀創世記的必要性」, 在這部後期的著作中,奧古斯丁放棄了他早期以寓意解經法和預表解經法解讀創世記部分經文的一貫做法,叫讀者回到聖經, 甚至在樂園的歷史性和它在地上的地理位置這兩個問題上,也放棄了寓意解經法。

5) 有人說奧古斯丁對於「六天創造天地萬物」比較上不注重字面意義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對希伯來文認識不深, 又懷疑他對希臘文的認識, 又說他使用的拉丁文譯本中創世記2章4節譯得不好,誤導了他以為經文暗示創造萬物是在瞬間,所以才有了他的那套理論。 其實是不是這樣?

奧古斯丁既不是希伯來文的學者,也不是希臘文的權威, 所以,我傾向認為他的理論基礎,是在次經中的其中一卷書裏面, 他引用便西拉智訓18章1節(註4) 「永生的主同時創造了萬物」時使用的是一個拉丁文的舊譯本, 他對拉丁文經文中所寫的「omnia simul」兩個字分別理解成「萬物」和「同一時間」, 於是他便認為上帝是在瞬間創造萬物, 所以才發展出那套「上帝創世應該需時少於六個地球日」的理論。 在他的心目中,他其實是以經解經,而不是按達爾文主義來校訂經文, 兩者實在是天淵之別, 問題在於他的結論建立了在一個對拉丁譯文的錯誤理解,所以導致他的結論不乎合希臘原文的原意。 希臘原文(註5) 「panta koinee」是說上帝「整體的」創造了「萬物」,也就是說上帝創造了「全世界」, 一些例如新修訂標準譯本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等的譯本也正是這樣譯的。 這段歷史的註腳正好給今天的神學家一個警愓:一定要學好希臘語!學好希臘語可能會讓你避免提出一些純屬揣測的理論,否則,別人可能會因為你在教會中是個有信譽的領袖,就輕信了你的揣測。

6) 奧古斯丁認為信仰和科學之間有甚麼關係?他認為兩者有衝突嗎?

無論是在數據的層面上,抑或是對於事實的認知,信仰和科學之間都其實沒有任何的衝突;不過,在詮釋和建立理論的層面上,兩者之間有時是有衝突的;尤其是在今時今日,這種衝突是常見的,因為在當今的「後基督教」西方社會裏,科學界已經採納了與基督教不相容的各種前設。 奧古斯丁寫那篇創世記的註釋 (De Genesi ad litteram) 的主要目的,就正是要闡明創世記的記載──即使我們以字面意義去理解這些記載──與科學和哲學之間,其實並不存在必然的衝突。 因為如果我們找不到合乎科學的解釋可以支持某一段經文,我們也應該依舊承認上帝的話是真實的,並且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 對於「空氣以上的水」(創世記1章7節),奧古斯丁所持的立場也正是這樣。

7) 可否簡述一下過去的二千年以來有關創世的教導?

早期教父,如俄利根 (Origen)、奧古斯丁、巴西流 (Basil) 等,都相信創造論,並且相信大地的年歲並不久遠, 直至十九世紀,教會內大多數的人──包括阿奎那 (Aquinas)、比德 (Bede)、公元1215年舉行的拉特蘭第四次會議、以及庇護十世 (Pius X)──所持的看法也沒有兩樣;從聖靈降臨開始,一直到西方的啟蒙運動為止,無論何時何地,大公教會(註6) 都一直秉承着這個對創世的傳統看法, 天主教更一直保持這種看法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 不過,自從啟蒙運動之後,一股黑暗勢力卻佔了上風:神蹟從神學中消失, 神學變成了人文科學中的其中一個分支, 上帝的啟示被人懷疑,甚至被人乾脆的否定, 虔誠本身變成了新的終極目標, 神學變成了把聖經解釋成上帝好像從來也沒有介入歷史的一種科學, 神話學、宗教比較學 (comparative religion) 和平等主義 (egalitarianism) 變成了解經的新秘訣;在這種思維底下並沒有啟示,只有一種民主的過程,在這種過程之下,早期基督教留下給我們的只算是有關耶穌的一些見解,至於怎樣去理解上帝卻是任由我們自己去決定,結果我們便照着自己的模樣創造了另一個「神」。 這些事的起因,都是十七世紀的哲學思想,和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政治變革;但是這些起因所引發的影響,卻要等到十九世紀才明顯起來, 特別是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科學界便開始認為上帝在自然科學的領域中只是一個無關的因素,於是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開始不考慮祂;大概在同一時間,我們也觀察到,在歐洲大陸,神學也遭受到了類似的命運。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及註解

  1. 部份訪問內容在荷蘭《改革日報》 (Reformatorisch Dagblad) 2009年4月15日號以荷蘭語刊登,這是該訪問的全部內容。 回到內文
  2. 譯者按:「rationes seminales」一詞似乎沒有標準譯法,網上有譯成「種子理由」、「理性種子」、「種質」等,譯文隨意採用了「理性種子」。 回到內文
  3. 王曉朝譯:《上帝之城》(香港:道風書社,2004年), 中卷,章十一,頁135。 回到內文
  4. Montgomery Hunt Throop, S.T.D. 及 Waung yih Tsieu 譯:《次經全書》(American Bible Society, 1949),便西拉智訓18:1。 回到內文
  5. 譯者按:在有關「panta koinee」的解釋中,把英文原文「together」譯成「整體的」,是參考了 The Apocrypha and Pseudepigrapha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ume 1, Oxford, 1913 的相關註釋,但譯者仍沒有把握「整體的」是準確的翻譯。 回到內文
  6. 「大公教會」指普世教會,並非指別稱公教的天主教。 回到內文

Helpful Resources

15 Reasons to Take Genesis as History
by Dr Don Batten, Dr Jonathan D Sarfati
US $4.00
Booklet
Refuting Compromise
by Dr Jonathan Sarfati
US $17.00
Soft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