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由來
反駁進化論者的批評
作者:Jonathan Sarfati
譯者:盧慧明(Candice Loh)
文章來源:Journal of Creation 11(1):31–32, April 1997
創造論學者經常被問到的其中一條問題是:「一對人類怎可能繁衍出世上各式各樣的人種?」諷刺的是,認為這條問題會令到創造論學者啞口無言的人,當中許多都相信一些更難以置信的事,就是所有生物起源於一個細胞,細胞本身則起源於無生命的化合物。假如人們能夠相信隨機突變(random mutation)和物競天擇(natural selection)是造成巨變(生物信息內容大幅增加)的合理解釋,那麼這些機制,無疑足夠解釋創造論學者對小變(不涉及新功能信息的產生)的觀點。

創造論(Creation Theory)/墮落論(Fall Theory)指出,起初的一對人類擁有極大的基因差異,從而能夠解釋人種之間的所有差異。這種極大的基因差異在經過重新洗牌後,因為突變導致基因信息失去了一些複雜性,而且,當前所有的基因所有差異,皆可以用物競天擇來解釋。《The Answers Book》第 18 章1
對此有詳盡解釋。該書指出,僅僅四個控制黑色素分佈的基因,就能夠產生廣泛的膚色範圍。
眼睛所以有不同的顏色,是虹膜的黑色素粒子造成的光散射現象,我們看到的眼睛顏色,取決於黑色素的多寡和深度。天空所以是藍色,也是空氣分子造成的光散射現象。粉紅 /紅色的日落,是陽光以小角度進入大氣的光學現象,而空氣中的灰塵粒子會加強散射效果,令晚霞顏色更為鮮艷。白化病(albinism)的病因,是有害的基因突變,大大減低或破壞身體製造黑色素的能力,白化病患者的眼睛因為缺乏黑色素,以至血管顯而易見,所以他們的眼睛是粉紅色的。
然而,從粒子到人類進化論所假定的機制,是能夠產生新的複雜信息。但物競天擇並不能產生新的信息,它只能夠在可以獲得的信息中進行選擇。
血型的起源
人類的特徵有多方面的差異,其一是血型。以下的解釋,包括主要血型:A 型、B 型及 O 型2 。
A 型和 B 型的血型組別,是根據紅血球表面的不同抗原(antigen,抗原是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來界定。它們的產生是 DNA(脫氧核糖核酸)控制。A 型、B 型及 O 型的紅血球表面,均有一種稱為「H 物質」的先驅物(precursor),用來製造抗原。A 型血是「A 型轉移酶」把「N-乙酰半乳糖胺」(N-acetylgalactosamine)連接在 H 物質上;B 型血是「B 型轉移酶」把「半乳糖」(galactose)連接在 H 物質上。
O 型血是簡單的位點突變(point mutation)的結果,突變大幅減少以至破壞 A 型轉移酶把 N-乙酰半乳糖胺連接在 H 物質上的能力。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損失信息的例子,與粒子到人類進化論無關。這個失效的 A 型轉移酶,稱為「循環蛋白」(circulating protein)。O 型循環蛋白的失效程度,取決於 DNA 發生突變的位點,有些 O 型比其他 O型有較多的 N-乙酰半乳糖胺連接在 H 物質上。這點有時導致血庫之間會有不一致的情況出現。由於 O 型在血型組別當中最為普遍,以此推斷,位點突變可能發生於人類歷史早期。沒有了 H 物質的紅血球,屬於罕有的「孟買血型」(Bombay)抗原,稱為「 Oh 型」。
人類有一個控制 ABO 血型的基因,它有三個變化,分別是 A、B 或 O。由於血型基因總以一對對偶基因的形式出現,分別遺傳自父親的對偶基因和母親的對偶基因,這兩個對偶基因的組合產生不同血型。因此,個人的血型基因組合有下列幾種可能:AA、BB、AB、AO、BO、OO。相對 A 和 B,O 屬於隱性對偶基因,意思是,假如有 A或 B 對偶基因的傳在,便由 A 或 B 對偶基因決定血型。即是說,擁有 AO 對偶基因的人是 A 型血;BO 對偶基因的人是 B 型血;只有 OO對偶基因的人才是 O 型血。O 型者的血液缺乏 A 或 B 蛋白,所以 O 型血可以供給 A 型、B 型或 AB 型的人,而 O型者亦稱為「萬能供血者」(universal donor)。假如 A型血給了一個 B 型血的人,受血者會產生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假如一對夫婦要將 A、B、O 全部對偶基因都遺傳給子女,兩人之間必須擁有 A、B、O 的對偶基因。因此,亞當和夏娃的血型基因有以下的可能組合:
AO 及 BO、AB 及 OO、AB 及 AO、AB 及 BO、AA及 BO、BB 及 AO。
以上任何一個基因組合,兩人合共擁有全部的對偶基因(A、B、O)。另一個可能是亞當和夏娃沒有 O 對偶基因,而是如上述般在人類歷史早期發生突變之後才出現,這樣的話,父母之間只需要 A 和 B 的對偶基因。兩人的血型基因有以下的可能組合:AB 及 AB、AA 及AB、BB 及AB、AA 及 BB。
假設亞當和夏娃的血型基因組合分別是 AO 及 BO ,他們的孩子會有 AB、AO、BO 及 OO 的基因組合,分別產生 AB、A、B 或 O 型血。事實上,他們的孩子大約1/4機會屬於各種血型(參考以下的龐氏表)3 。
|
A |
O |
B |
AB |
BO |
O |
AO |
OO |
假如根據猶太人傳說,亞當和夏娃有 56 個子女, 那麼每個血型組別就有大約 14 人。
血型的功用
一位反創造論者曾問:「血型有什麼用?只令到輸血程序變得複雜。」他指血型的多樣化是「計設瑕疵」。然而,他所聲稱的「計設瑕疵」是不符合科學原理,除非有人能夠示範一個更好的設計。第一條修辭性疑問,假定了只因為我們不知道某一東西的用處,這個東西便是無用的。事實上,我們在原則上不可能證實某個器官無用,皆因總有可能,在將來發現這個器官的用處。
這的確發生:有超過 100 個曾被懷疑無用的退化器官,現在被證實是必不可少的4 。胸腺(thymus)是一個曾被認為無用的腺體,但現在我們知道胸腺是胚胎中首個製造淋巴細胞的器官,是製造 T 淋巴細胞的工廠。「胸腺是免疫系統發展的關鍵,有着重要功能5 。」當胸腺失去作用或受到破壞,將導致嚴重的免疫力缺乏,這是愛滋病患者的主要病發原因,其 T 淋巴細胞受到病毒的破壞。
即使是廣泛被認為是無用的退化器官——闌尾,它含有淋巴組織,在控制細菌進入小腸上扮演重要角色。闌尾的功用,與位於消化道另一端的扁桃體的功用相似:一度被認為是無用器官的扁桃體,有加強咽喉感染抵抗力的功用6 。
因此,假定血型沒有作用,同樣是個錯誤。A、B、H抗原,與細菌抗原、植物,以及人體怎樣對付入侵微生物而又不傷害自己,有着密切的免疫關係。血型和心臟病亦似乎有關。A 型血往往有較多的冷凝蛋白質,超過血庫的需要。O 型血的人似乎有患上胃潰瘍的傾向7 。 血型組別的多樣化亦意味,假如爆發血液疾病,儘管病原體適應了某種血型,也不至摧毀整體人口。
參考文獻:
- Batten, D.J. (ed.), Catchpoole, D., Sarfati, J.D. and Wieland, C. 2006. 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 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Brisbane, Australia. 回上一頁.
- This explanation is based on an article in Creation in the Crossfire (Torrance, CA: South Bay Creation Science Association).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article came mostly from the Technical Manu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 回上一頁
- Batten, DJ, 1996. It’s in your blood. Creation 18(1):45. 回上一頁
- Wiedersheim claimed that there were over 180 vestigial organs in the human body, in Wiedersheim, R., The Structure of Man: an Index to his Past History. Translated by H. and M. Bernard (London: Macmillan, 1895).
See a refutation of the ‘vestigial organs’ argument for evolution.
A thorough creationist treatment is Bergman, J. and Howe, G., “Vestigial Organs” Are Fully Functional (Kansas City: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Books, 1990). 回上一頁 - Basic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4th Ed., p. 65. 回上一頁
- Glover, W.J. 1988. The Human Vermiform Appendix — a General Surgeon’s Reflections. Journal of Creation 3(1):31–38. 回上一頁
- See ref 2. 回上一頁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losed 14 days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