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見證創造
作者:羅伯特.杜蘭 (Robert Doolan)
譯者:盧慧明(Candice Loh)
文章來源:Creation 7(3):18–19, June 1985

人類似乎被音樂深深吸引。我們也許不曉得多少個十六分音符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卻能體會經過一日辛勤工作之後,哪類音樂叫我們放鬆。我們毋須知道十六世紀樂器 Phagotus 究竟是用圓錐形或圓柱形的孔管製造,才能夠欣賞韓德爾〈Nightingale Chorus〉的優美細膩或披頭四歌曲〈Yesterday〉的簡樸純真。事實上,即使不善於辨別音高,也不能阻止我們參與改國歌的討論。

士兵在軍樂隊伴奏下踏出更整齊的步伐;1 播放柔和樂音據稱可以安撫精神病人情緒;在耳邊播放輕快音樂令工作更有效率;人在異鄉聽到自己國家的歌曲倍感民族驕傲 … …
音樂的美妙是獨一無二的。雖然我們不能觸摸音樂,音樂卻能觸動每個聽得見聲音的人。音樂似乎可以喚起各種情緒,愉快的調子、憂傷的歌曲、優美的旋律、激昂的國歌、令人振奮的聖詩、莊嚴的管弦樂曲,均令我們產生共鳴。我們聽到的每種聲音,其實都在音階範圍之內。也許你的電話鈴聲是中央C 上面的 F;攪拌飲料時你的瓷杯發出高音 D 的叮噹聲;也許你有一隻步行時會發出 A 音吱吱叫聲的鞋子,及一個發出低沉降 B 的門環。音樂只不過是任何悅耳聲音的組合,拿起你的電話、瓷杯、吱吱叫的鞋子及門環,加上一對發出 G 音和 C音的瓶子,就有足夠的音符粗略地奏出〈Ode to Joy〉(快樂頌)這首古典名曲。
有沒有想過,假如無人創作音樂,世界會怎樣?沒有作曲家,就不會有管弦樂團、歌劇、芭蕾舞和芭蕾舞員、音樂喜劇、凱旋歌、教會風琴手、歌唱、鐘聲、樂器,亦不會有搖籃曲哄你的寶寶入睡。電影製作人沒有人為他們寫背景音樂,電台會失去大部分音樂節目,電視廣告商要找新方法去吸引我們的注意。沒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和巴卡拉克(Burt Bacharach)等天才作曲家,世界肯定會成為一個死氣沉沉的地方。試想像沒有音樂對唱片公司和嘉年華會造成的影響!
現在試想像,假如沒有了樂音(musical sound),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世上將不會有任何聲音,你的瓷杯不會發出高音 D 的叮噹聲,鞋子不會吱吱叫,你也不能發出或聽到任何聲音。
音樂滲透生活每個角落,音樂是我們所聽的聲音,而聲音從開始必須是完整的。聲稱樂音是由隨機、無計劃過程進化而成顯然荒謬,因為聲音的「進化」在技術上是不可能成立的!有誰能想像一半的隆隆聲、部分的喀嚓聲、三分之二的叮噹聲或 97% 的嘭聲?隆隆聲、喀嚓聲、叮噹聲和嘭聲,佔敲擊樂的大部分樂音。
然而還有其他無法解釋的問題。我們有能力去欣賞某些聲音組合是悅耳和諧,以及有能力去識別某些模式是「音樂」而其他是「噪音」,進化論者又怎樣解釋這個進化過程?我們欣賞、享受和「創作」音樂模式的能力,顯示出龐大的複雜性和組織性,不是「隨機」可以解釋。而且欣賞和創作音樂對求生有什麼好處?
進化論音樂家曾試圖解釋音樂的起源,雖然他們的解釋不夠詳盡,某程度上卻具有創意。19 世紀英國作曲家福賽思(Cecil Forsyth)的巨著《Orchestration》是這方面的經典,幾乎每一種已知樂器的使用,他在著作中都有詳細形容。福賽
思追溯樂器的錯綜複雜發展、設計和構造,從而讓讀者對人類有傑出的創造力去創造出如此扣人心弦的樂器,感到驚訝。
然而,對於首件樂器的起源,他有以下的推測:
「比這更早的,我們可以想像人類剛從野蠻人階段進化過來 … … 他有一種新的和奇妙的渴求,要超越單單的拍子,這種渴求可能是他用一對拇指夾着草葉片(哨子)時首次得到滿足。」2
就音樂的起源,他有進一步的推測:
「我們可以假設,在萬物之始,裸着身子的野蠻人盤腿坐在泥地上,他的頭腦半空着,對野外的影響顯得被動、茫然,但在他的本性之中有一個渴求,只有用指節不停敲擊大地才能夠滿足。除此以外,我們只能夠想像他是一個野蠻人。」2
所以,根據福賽思所說,富有藝術韻味、匠心打造及經過科學歸類的樂器所奏出的樂音,是一個裸着身子的野蠻人在大地敲出的咚咚聲「進化而成」。福賽思坦承那是猜測而已,因為他的確不知道音樂的起源。
在各個社會中,我們均可以找到某種形式的音樂。3 非創造論者推斷,即使是最雛型的音樂,相當於「一個不明起源」的後期階段音樂。3 在部落音樂中,我們可找到歐洲音樂熟悉的特徵,例如和聲及模仿(imitation)。
那麼 —— 音樂的起源是什麼?
音樂來自上帝。在創造天地的一刻,上帝把音樂賜給人類:「那時,晨星一同歌唱」(參閱約伯記 38 章 7 節)。只有聖經就音樂和樂器的起源,提供了一個可接受的解釋。聖經記載,上帝以天使合唱歌聲和救贖罪人的歌唱來圍繞祂自
己(參閱啓示錄 14 章 2 至 3 節)。耶穌基督降生時,有一大隊天使歌頌神。聖經吩咐我們,作為耶和華的聖民,「要歌頌他,稱讚他可記念的聖名。」(參閱詩篇 30 篇 4 節)而且,聖經教導我們要靠耶和華歡呼,「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他 … … 彈得巧妙,聲音洪亮。」(參閱詩篇 33 篇 2 至 3 節)音樂的目的,在過去和現在 —— 都是讚美上帝。
音樂帶給我們喜樂,因為音樂是上帝所賜的。進化論永遠無法就音樂的起源或為什麼音樂能夠影響我們,提出一個稍微令人滿意的假設解釋。當我們明白到上帝希望我們用音樂敬拜祂的時候,我們看到作為音樂大師的上帝 … … 是生命萬物的作曲家。聖經早就提及樂器,創世記 4 章 21 節記載,猶八是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沒有聖經的記載,我們便無法知道世上第一位音樂家或最早的樂匠是誰。
大衛這位音樂家告訴我們:「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詩篇 14 篇 1 節)認真思考音樂的起源和音樂本質,也許能救贖許多這樣的愚頑人。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losed 14 days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