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气息
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作者:David Demick
译者:卢慧明(Candice Loh)
文章来源:Creation 27(1):42–45, 2004
创世记 2 章 7 节是圣经中最为人熟悉的一句经文:「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经文将「气息」(breath)等同「生命」(life),成为圣经其後的一种文学风格。事实上,圣经中常提到气息,多句经文都提到上帝将气息赐予给人类和动物。

呼吸系统拥有多项独特的设计,彰显上帝的旨意。呼吸亦表明人类的脆弱和完全依靠上帝的重要性,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就是尝试闭气,对於大部分人,不出一分钟便快要窒息,假如在完全缺氧的环境下多待数分钟,我们就会窒息死亡。因此,呼吸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它来维持生命。它到底是怎样活动的呢?
呼吸系统设计独特
人体的呼吸活动由鼻子开始。每当感冒季节来临,鼻道或会因此感到不适,但鼻道有着更重要的功用。它们是一个高科技的空气调节和空气过滤系统:鼻腔内壁的黏膜,把吸入空气的较大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孢子过滤,黏膜细胞分秘黏液,捕捉和清除空气中的杂质。鼻道透过鼻黏膜的微丝血管(这也是为什麽会容易流鼻血)暖化和湿润空气;血液亦有洁净空气的作用,有如化学清洁剂洁净空气中的化合物。鼻子的这个设计特徵,与对抗污染的现代空气净化装置相类似:
「引用工程学的词汇,鼻子的功用像一座洗涤塔,新的清洁液源源不绝供应。尽管吸入空气与鼻黏膜接触的时间不足一秒,便能有效清除空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及其他水溶性污染气体,远较口咽(以口呼吸)更能洁净吸入空气。」1
吸入空气经暖化和洁净後,空气经「气管」(trachea)进入左右两边的「支气管」(bronchus),支气管内壁的黏液进一步把空气中的细微粒子清除,支气管接着分成许多小分支,最细小的称为「细支气管」(bronchioli)。2 支气管内壁黏膜上的微细鞭毛细胞称为「纤毛」(cilia),能定向摆动,纤毛运动将管内一层黏液推至咽喉,包含细微粒子的黏液便由咽喉吞下消化。这种空气洁净系统称为「黏膜纤毛活动梯」(mucociliary escalator)。
细支气管的末端是称为「肺泡」(alveolus)的微小气囊,在接近肺泡的细支气管内壁不分泌黏液,反分泌酵素将黏液分解,作用是防止黏液堵塞细支气管。
肺部知多点
- 肺部有8亿个肺泡(见原文))
- 血液由心脏泵进表面积有半个标准网球场的肺部,再进入循环系统,过程只需1.5秒,此步骤每日自动重复10万次。
- 每日循环流经肺部的血液总重量约8000公斤,平均一生的血液总重量,是美国母舰「尼米兹」号(USS Nimitz)的两倍(见下表。
- 静止状态呼吸,只消耗3至5%的身体能量。
- 为确保呼吸畅顺,控制呼吸的基本神经脉冲斜坡信号(ramp signal),开始时信号微弱,再逐渐增强(约2秒),然後停顿3秒。
资料来源:杰里.穆尔(Jerry Moore M.D.)
母舰「尼米兹」号

排水量(满载): 98,556.67 公斤
战机: 85 架
造价:45 亿美元
动力: 2 核反应器,4 轴推进
服役: 1975年5月3日
单肺泡的形状像一个微小的房间,四周是墙壁,门口通往细支气管。3 像房屋的入墙水管,肺泡墙壁内有微小的血管(毛细管,capillaries),超薄的墙壁上布满着毛细管,透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含量偏高的「旧」血,经心脏由静脉进入肺部,在肺泡交换新鲜氧气,带氧血液之後回到心脏,透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其馀部分。新鲜氧气推动新陈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和活化细胞。
肺泡有各种独特而有趣的细胞:衬里细胞(lining cells)好像薄煎饼般扁平,使肺泡壁可以很薄,而位於肺泡「房角」的细胞,分泌一种称为「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的肥皂物质,4作用是保持肺泡湿润,避免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令肺泡塌陷。还有负责巡逻的白血球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s,意谓大食),人体多个组织也有这种身体防卫细胞,然而肺部巨噬细胞的功能非常独特,5像肺泡的衬里细胞一样,它们形状扁平,不同的是,它们能活动自如。巨噬细胞就像海底的比目鱼,在肺泡壁上扫掠,吃掉呼吸系统阻隔不到的任何微细污染物,当它们「吃饱」後,就会上移,到达「黏膜纤毛活动梯」被循环和取代。假如巨噬细胞被入侵性感染压倒,白血球细胞就会到肺泡协助巨噬细胞对抗外敌,而「肺炎」(pneumonia)则是广泛的肺部感染。
阻毒素进入人体
为何要一再强调呼吸系统的空气洁净功能?首先,肺泡的和暖潮湿是微生物生长的理想环境,而空气中充满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假如人体没有内置的空气洁净系统,我们不出数日便会因为感染肺炎死亡。
另一原因是,假如没有了空气洁净系统,肺部很快会被吸入的尘埃填满。吸入的有毒物质亦需要被清除,以防它们永久损坏脆弱的肺泡细胞。
因吸烟造成的肺部损害和死亡,是说明空气洁净系统重要性的好例子。尽管有洁净机制,部分烟、尘和毒素仍会进入肺泡,肺部和气道能够暂时(有时数年)不被吸烟所伤,然而,最终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肺损害,假如继续吸烟的话,情况将会恶化,而肺损害往往是早死的原因。6
人的肺部一般能够长期对抗疾病,因肺部有大量的功能储备。研究显示,人类平均在丧失近 3/4 肺组织,才有严重的呼吸困难。7
人体的其他器官也有这种高度的功能储备(例如,我们只馀一个肾也能存活)。对於慈善和慷慨的上帝,我们自然期望他有丰足的预备。
呼吸系统有任何进化迹象吗?不,一点也没有。进化论者无法解释脊椎动物间的呼吸系统设计,为何有显着的不同,8而且没证据显示,基因突变会有利呼吸系统。
呼吸亦是一个更大设计的一部分—地球的整个生态平衡。人类和动物必须消耗氧气才能生存,呼出废气的二氧化碳。但植物刚好相反,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为大气提供一个不断更新平衡的作用,好使我们需要的氧气永不会用完。植物亦为人类提供源源不绝的食物供应、草木青葱、鲜花盛开的怡人环境。
上帝造人,使我们能够呼吸,当中有没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圣经中,气息象徵赐予生命的上帝,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是无形、无味、无嗅—除非空气流动变成风,否则我们不会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就正如上帝自己。空气是静止的,它是庞大的能量泉源,它一望无际—虽看不见,但在我们生命中却是不可或缺,没有它我们会一命呜呼。可以说,上帝创造空气—和呼吸—是向我们具体表明,我们对他的需要是何等的深和何等迫切。
东方神秘主义教导的冥想,是透过呼吸控制身体机能,获得内在平安。基督徒亦可用别的方法进行呼吸冥想:认识气息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份大礼,圣经亦以气息作为比喻,代表神的灵。
尽管我们从科学角度去研究呼吸系统,但所获得的知识,让我们明白和不断的感恩,好让我们能够和诗人与「凡有气息的」,一起赞美上帝。(诗篇 150 篇 6 节)
气息、灵、生命

创世记 1 章 2 节告诉我们,「 神的灵(希伯来文 ruach)运行在水面上」。「ruach」亦可解作「呼吸」、「空气」或「风」。约伯记 38 章有一幅震撼的图画:上帝在「旋风中」回答约伯。
接着在以西结书,先知以西结看见骸骨的异象,「主耶和华对这些骸骨如此说,我必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以西结书 37 章 5 节)在新约希腊文圣经,「灵」的希腊文是「pneuma」,「pneuma」与希伯来文「ruach」的解法相同。约翰福音 20 章 22 节,耶稣复活後向门徒显现,约翰记载了经典的一幕:耶稣「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这提醒我们,是谁把第一口气吹在人的鼻孔里,使他有生命气息。
基因突变有利肺部?
迄今已知有多個影響呼吸系統的遺傳錯誤(基因突變),差不多都對肺部有害。在與呼吸系統有關的遺傳錯誤,沒有一個是有利呼吸系統的,更枉論增加信息。
例如,囊性纤维变性(cystic fibrosis)是一种普遍的遗传病,病因是调节细胞膜电化学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单是这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个案数以百计,迄今没有一个是有利的。1此外,一种不明的肺病「间质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最近查明是肺泡细胞调节表面活性剂生产的一个基因的突变引起。2
基因突变亦影响支气管内壁的纤毛(见上文),令气道容易受慢性严重感染,称为「不动纤毛综合症」(immotile cilia syndrome)。再者,迄今发现影响纤毛活动的多种基因突变,没有一种是有利的。3 种种显示,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有最佳效能的设计系统所有随机的突变都是减少而非增加它的效能。呼吸是智慧设计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明。
參考文獻
- Cotran, R.S. et al., Robbins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5th edition, 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hia, USA, pp. 451–454, 1994.
- Nogee, L.M. et al., A mutation in the surfactant protein C gene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4(8):573–579, 2001.
- Stryer, L., Biochemistry, W.H. Freeman and company, 3rd edition, New York, USA, p. 943, 1988.
參考文獻及註解
- Weis, L., Histology, Cell and Tissue Biology,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5th edition, New York, USA, p. 791, 1983. 回上一頁.
- The smallest ones, which carry air without exchanging it, are called the terminal bronchioli. 回上一頁.
- Called the alveolar duct. 回上一頁.
- In other contexts, the word ‘surfactant’ can be used (as an adjective) to refer to the property of reducing surface tension, or (as a noun) to a whole group of substances with this property. I.e. soap is a ‘surfactant’ as it has ‘surfactant properties’. But doctors use it to describe the particular surfactant substance found in the human lung. 回上一頁.
- Ref. 1, pp. 836–843. 回上一頁.
- Likewise, industrial smog and pollutants have a bad effect on lungs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and Christian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nd health-care issues involved. 回上一頁.
- 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8th edition, 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hia, USA, pp. 427–428, 1991. 回上一頁.
- Denton, M.,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Adler and Adler, Maryland, USA, pp. 210–213, 1985. 回上一頁.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losed 14 days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