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Also Available in:

《反駁妥協》: 引論

作者:喬納森•薩爾法提

本書的必要

羅思修博士(休·諾爾曼·羅斯Dr. Hugh Norman Ross)生於1945年,是一名加拿大籍天文學家。他的名聲來自他所創辦的據稱是基督徒護教學的傳道機構,“信仰的理由”(Reasons to Believe, RTB),總部設立在美國加州。該事工宣稱其目的是為基督徒提供支援聖經的科學根據,並且回答懷疑者提出的反對基督教的論點。此事工負責安排他的繁忙的講座日程,並且出版一個刊物,稱為《事實與信仰》(Facts and Faith)。羅思修寫了幾本面向大眾的,有關聖經、科學和護教學的書(其簡化書名見第28頁的“羅思修的書”列表)。

當然,基督徒應該支持羅思修所宣示的目標,就是讓聖經和科學協調一致,不是嗎?尤其是面對許多政治宣傳,說科學與基督教是彼此對立的。羅思修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堅決反對者,並且宣稱有不可否認的科學證據支持有創造者。另外,羅思修宣稱他相信《創世記》是真實的歷史,不是神話或隱喻,而且聖經是無誤的神的話語。因此毫不奇怪,許多基督教領袖對他的思想給予高度肯定,而且導航會出版社(NavPress)也出版了他寫的書。

可悲的是,有些人為羅思修的書寫了肯定的評語,卻沒有透徹地閱讀過這些作品,而是作為給朋友的恩惠。這豈止是不幸!這是不負責任地使用在基督徒公眾中的名聲和影響。有些著名的基督徒領袖,出於對編者和羅思修的牧師的友情,推薦了他寫的書《創造與時間》(Creation and Time),卻沒有真正看過其內容。所以他們在創造方面的立場不一定與羅思修的書一致。其中一位在1998年一月之前撤回了他的支持。

羅思修也成為五旬節派(Pentecostal)的旗幟刊物《靈恩》(Charisma)2003年七月號的封面人物,該報導的作者是《靈恩》的資深撰稿人、新聞部主任薄安笛(安迪·布徹爾Andy Butcher)。1

然而,當我們認真研究羅思修的宣稱,就發現很多時候他不讓聖經自己說話,而是重新解釋經文,以適應世俗的“科學”。所以,雖然羅思修聲稱他是“反對進化論”的,意思是說他不承認一類被造物可以變成另一類,但是對進化“科學”的其它部分他幾乎全部接受,即使與《創世記》的清楚教導不一致的地方他也接受。雖然羅思修宣稱他相信《創世記》是真實的歷史,但他所理解的歷史與經文的字面意義卻相去甚遠。他的觀點常被稱為“漸進創造論”(Progressive Creation)。在下頁的表中,我將這種觀點與國際創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CMI)的觀點相對比;我們相信我們(CMI)的觀點是基於對聖經的審慎解讀,而且我們的解經學是前後一致的。羅斯更喜歡稱自己為“長日創造論者”(Day-Age Creationist),清楚地反映在表中的第二行。我們在引論的附錄中會評論羅思修自己是如何理解他與我們的區別的。

已經有人寫過對羅思修著作的回應,如范碧波(馬克·凡·比伯Mark Van Bebber)和邰樂寶(保羅·泰勒Paul S. Taylor)合著的對《創造與時間》一書的逐點回應。這是一部上乘之作,2但是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羅思修從來沒有回應他們提出的主要論點,而且繼續重複同樣的錯誤。“信仰的理由”所能做的只是發表一位政治學家所寫的無力的書評,基本上是攻擊作者,而不是批評書中的內容。3

羅思修的有些書得到了公開的評論,4但是這些評論對羅思修的教導似乎沒有起到任何影響,也就是說,他繼續重複同樣的錯誤。因此有必要寫一本全面的書,以顯明下頁表中左邊的立場與聖經根本不可調和,而且也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

漸進創造論 聖經創造論
地球和宇宙的年齡都是數十億年之久。 地球和宇宙的年齡都是約6,000年左右。
創世的“日”都是極長的時期。 創世的“日”都是正常的日/天。
太陽和星星都是在地球之前被造的,僅僅在第四“日”對一個假設存在的地面觀察者“出現”。 太陽和星星都是在第四日被造的,是在地球被造(第一日)之後。
第七“日”仍然在繼續,據說這有“事實”支持,就是在最近的10000年裡沒有新物種出現。 第七日的長度也是24小時。有些群體之間出現了生殖隔離(不能交配繁殖),因此按照定義,新物種產生了。
早在人類存在以前,億萬年來,動物就在彼此相食,因為自然災害而死亡,因為多種疾病而受苦。 起初的創造是“甚好”的,而死亡、苦難、和疾病最終都是亞當犯罪的後果,罪導致神咒詛了他所造之物。
神分別創造了幾乎一切的物種(species)。 神創造了相對而言很少的“類”(kinds),而多樣“物種”是被造的基因庫(gene pool)發生不增加資訊的多樣化的結果,尤其是在大洪水之後。
神在60,000-10,000年以前創造了亞當【該範圍使得亞當可能早于土人到達澳洲的時間,據“測定”是在40,000年前】。尼安德特人不屬於人類,而是沒有靈魂的類人猿。 神造約6,000年前創造了亞當。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和直立人(Homo erectus)都是真正人類的化石,是亞當的後裔,很可能活在巴別塔之後不久。
化石的次序記載了不同的時期,各個時期存在過極為不同的被造物,是神在不同時期的創造活動的結果。 化石的“次序”大多反映了在世界範圍的大洪水中和隨後的局部災難中不同的埋葬階段,也反映了多種不同的生態系統。
挪亞的洪水局限在兩河流域的的河谷內。 挪亞的洪水是全球範圍的。
神必須超自然地干預才能造出不同的種族特徵,説明人們從巴別塔分散。 亞當和夏娃擁有今天一切不同種族(族群)中的遺傳學資訊,也可能發生不增加資訊的變異。種族特徵是因為小的族群在巴別塔之後彼此分離開來。

羅思修過分伸展了他的專長領域

雖然羅思修辯論的熱情值得讚賞,但不幸的是,有時他發表的意見超出了他的專長領域。這對那些假定羅思修在一切他說話的領域都是專家的基督徒是無益的。

比如在與年輕地球論爭辯的時候,羅思修博士有時要提到希伯來文語言的細節。但是這多次為他帶來麻煩。他試圖貶低一個聖經創造論者常常持有的觀點,就是《約伯記40:15》起始記載的“比西莫特”(behemoth,和合本聖經解釋性地翻譯為“河馬”)是一種蜥腳類恐龍(sauropod),因為他相信恐龍在6,500萬年之前滅絕了。羅思修在《創世記問題》第一版48頁說(在第二版中被糾正):“希伯來文的‘比西莫特’(behemoth)的複數形式‘比西馬’(behema)”。然而,就連初學希伯來文的人都知道“-a”是一種常見的陰性單數,而“-ot”是陰性複數。

所以,羅思修把語法顛倒了:“比西馬” (behema)是單數,而“比西莫特”(behemoth)按照語法是複數。這是一種修辭手法(figure of speech),被稱為“強度複數”(intensity plural)或者“尊貴複數”(plural of majesty);“所指的事物是單一個體,但是因為這一名詞強烈地代表了它的特徵,所以使用複數形式。” 5意思是“野獸中的野獸”。上文下理說明這是神造的最大的野獸。《約伯記》40:17說:“他搖動尾巴如香柏樹”;這顯然不符合羅思修建議的河馬(除非那“香柏樹”是盆景)!

本書的範圍

本書集中批評羅思修寫的書,而不是他的廣播錄音以及網站,因為書是他的教導的不可否認的記錄,而且可以認定是被反復校對過的。反過來,錄音中有較大可能犯一時說話走嘴的失誤,而網站的文章可以被經常改變其內涵和網址的。

然而有以下的特例:

  • 羅思修博士與賀文德博士(肯特·賀文德Dr. Kent Hovind 6)在2000年十月的安科博秀(約翰·安可伯格秀John Ankerberg Show7)上的那次廣為人知的辯論。我在創世網站上(creation.com/ross_hovind)祥細評論了這次事件。其中的一些要點與本書中的多個論點相關。
  • 《伊甸園裡的生與死:聖經裡及科學上的證據支持在墮落前就有動物死亡》(Life and death in Eden: The Biblical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Animal Death before the Fall)是一套2001年的講課錄音帶。這被描述為一次“圓桌會議”。參與者是羅思修和“信仰的理由”的同工:神學家桑普樂(肯尼斯·桑普拉斯Kenneth Samples)、生物學家冉法薩(法薩爾·拉納Fazale Rana)、被稱為平信徒護教家的哈夢潔(瑪姬·哈爾門Marge Harmon)、還有作為主持人和神學家的彭可麗(克麗絲塔·蚌特拉格Krista Bontrager)。本書第6章指出了其中的錯誤。
  • “RTB(信仰的理由)批評RATE(放射性同位素與地球年齡)計畫”。8這是“信仰的理由”的廣播節目,時間是2003年九月18日,西岸時間晚6-8點。主持人是彭可麗,錄音室參與者包括羅思修、冉法薩和哈夢潔,通過電話參與者有文若哲(羅傑·韋恩斯Roger Wiens)。本書11-12章批判了其中的錯誤。

大約在本書第一版出版的時候,羅思修寫了《日子的問題》(A Matter of Days)。其中沒有任何新內容,但是他努力扮演蒙冤者的角色。我在創世網站上批評了這一點(見creation.com/matterofdays)。

我們遵守拉丁文的說法scriptura manent,意思是“成文者立”,隱含的意思包括“除非以同樣的書面形式收回,否則可以一直被人批評”。所以,本書讓羅思修為他寫的書中的錯誤負責,除非他通過文字收回。如果他說他在某次講話中口頭收回了某個宣稱,或者回答了某個要點,進而要求他的辯論對手去花許多時間去聽他和助手的對話錄音是不合理的。

本書的大綱

本書從聖經的權威這個主題(第一章)開始,原因是年輕地球論者與羅思修及其追隨者(包括各式各樣的神導進化論者【Theistic Evolutionist】和年老地球創造論者【Old Earth Creationists】)相比,其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權威二字。國際創造事工堅信神的話是無誤的,因此聖經必須是我們的終極權威。這意味著必須用聖經來評判人提出來的、可能出錯的各種理論,而不是用人的理論來評判聖經。我們認為羅思修把“科學”高抬到與聖經平等的地位,而且在實踐中,把科學放在高於聖經的位置,通過重新解釋聖經來適應他對科學的理解,然而他聲稱自己的做法是符合聖經的。所以本書第一章解釋為何聖經是權威的,以及為何羅思修的作法是與聖經不一致的。這一章還指出,不信24小時創造日的福音派基督徒實際上承認經文是如此說的,但是不肯相信,因為他們被所謂的“科學”嚇倒了,誤以為科學所教導的結論與聖經不同。科學當然不應被忽略,但是它應該被放在服事聖經的從屬地位,而不是掌管聖經的統治地位。

一旦確認了聖經的基礎地位,下一步就是要決定它在所爭論的領域有什麼教導,然後就可以論證真正的科學如何可以顯明或澄清一些聖經教導。但是這絕不意味著重新解釋聖經,得出與聖經明顯的含義和傳統理解相反的結論。

於是,第二章論及創世周的“日”,指出“日”的長度是24小時。這一章駁斥了一些反對意見,也簡要地反駁了其它的兩種妥協觀點:間隔論(Gap Theory)9和框架假說(Framework Hypothesis)。10我同時也說明了“字義”解經究竟是什麼意思,指出羅思修對“字義”這個詞的用法很不符合字義!

第三章總結教會歷史上絕大多數解經家的壓倒性意見,即創世日的長度是24小時。即使那些持不同意見的人也相信,在他們寫作的時侯地球的年齡還不到6,000年。漫長時代的思想首先在“科學界”流行,後來保守派解經家也試圖讓聖經跟上科學,這才出現了對聖經的長年代解釋。自由派人士反而維持著傳統的解釋,並不是為了捍衛聖經的權威性,而是為了指出聖經的“錯誤”。

第四章比較短,是為了表明《創世記》裡的創造次序與長年代的信仰無法調和。這一章著重論述神在第3、5、6日所創造的各類動植物(包括恐龍),以及第4天所創造的天體。然後我們回應了羅思修對創世周中被造物類別的限制,以及他所提出的創造生物和天體的“次序”。事實上,一位早些時候影響很大的長日論提倡者楊德威(Davis Young)後來放棄了長日論,而採納一個完全否認《創世記》有任何歷史價值的觀點,這是一個主要的因素。

第五章應對大爆炸理論,該理論一直是羅思修解經學的基礎。這一章分析了大爆炸理論的一些科學難題,指出關於星系、恒星和行星形成的進化理論有很多漏洞。因此,羅思修使用大爆炸和“弦理論”來護教是有問題的,而且不必要。本章提出了可以替代這些理論的另外的護教方式。最後,我們提供了可以替代它們的、合乎聖經的宇宙學模型。

第六章寫的是關於罪與死亡的起源。這一章論述聖經的教導,就是罪與死亡是在墮落之後產生的。這裡的死亡包括肉體的死,而不僅是“屬靈的死”。有些經文明確地局限於人類的死(不涉及動物);但問題仍然存在,因為進化論者為現代人類化石所“鑒定”的年代比羅思修給亞當定的年代早。更何況脊椎動物的死亡也是在墮落之後,因為它們與人類一樣,包括在“有靈的活物”(nephesh chayah)的範圍之內。這可以從起初的素食看出來,而且動物最終都要恢復素食。聖經教導犯罪導致死亡,這一教導也是任何長年代妥協理論的喪鐘。

第七章祥細闡述聖經創造模型,解釋“受造類”的概念。本章也揭露了進化論者和羅思修所說的任何變異(variation)或“新種形成”(speciation)都是進化的誤導性說法。一個關鍵的概念是遺傳信息(genetic information)——從非生命變成動物再變成人類的進化11需要增加資訊,而變異和新種形成只是資訊重組(sorting)或資訊損失的結果。這也反駁了羅思修所謂的創造論者相信超速進化(super-rapid evolution)的指控。

第八章論證《創世記》中的大洪水是全球性的,並解釋為什麼這是對經文的唯一正確的理解。本章駁斥了羅思修看似基於聖經的論證,以及他所謂的科學論證。事實上,地質記錄如果被解釋成近期災難性過程的結果,這看上去似乎更合理。羅思修相信《創世記》洪水是一次局限於兩河流域的地方性洪水,但這顯然行不通,因為這不符合《創世記》的描述,況且兩河流域的地理也不能維持大洪水的水位達一年之久。這一章還論證了方舟的穩定性,以及在方舟上容納所有陸棲脊椎動物類別的可行性。羅思修的論點,就是關於在全球性洪水情況下方舟需要容納的貨物,基本上與過去非信徒提出過的論點是完全一樣的,本章顯示這是稻草人式的論證12。羅思修的這個錯誤是由於他對我們在前一章討論過的受造類別的錯誤認識,而後者又是因為他相信創世的第七天仍然在繼續。

第九章簡述了按照聖經記載的人類歷史,從大約6,000年前創造亞當和夏娃開始。這數位是按照《創世記》5章和11章裡的家譜計算出來的。我們論證了這些家譜是沒有空缺的;而且因為耶穌說“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 馬可福音10:6),說明人類被造是在宇宙被造之後不久。然後亞當墮落,把死亡帶入世界;他的後裔繼續落入邪惡的深淵,被神用大洪水審判。墮落和大洪水都在前面的章節裡講過。挪亞和他的家人通過方舟被拯救;他的後裔違背了神要人類遍滿全地的命令,所以他們的語言在巴別城被神變亂。人類被分成不同的群體(population)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不同的種族(race),或者更恰當地說是不同的族群(people group),這是基因庫被分割的自然結果。然而,因為羅思修錯誤地理解了在同一類別之內的變化,他誤以為神在巴別城的干預包括直接創造出人群之間不同的 “種族”特徵。巴別之後,有些群體與文明分離,所以不得不生活在洞穴裡並使用石器工具。有些被隔離的群體演變出不同的特徵,結果就形成了我們所稱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和直立人(Homo erectus)。羅思修認為尼安德特人比亞當還早,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是沒有靈魂的類人猿(hominids)。羅思修為亞當訂出的錯誤年代意味著澳大利亞土著人(Aborigines)也可能不是亞當的後裔,也就是說按照他的標準不屬於人類。

第十章比較短,是為了駁斥羅思修關於數十億年地球歷史的所謂“基於聖經”的論述。這一章指出,如果神想要講地球有長久的歷史,聖經就會這樣教導了(但是沒有)。

第十一章解釋了那些通過隨時間變化的過程來“測定年代”的方法背後的哲學,並與更好的方法對比,就是相信可靠的目擊者的見證。然後這一章還顯示,即使接受均變論/進化論的假設,地球上和太陽系裡仍然有一些過程指向一個年輕的地球,其“年齡” 遠遠低於羅思修聲稱的幾十億年。

第十二章駁斥了一些支持年老地球論的所謂的科學證據。比如,被用來反對近期創造的一些地質學上的理由,如紋泥沖積層(varve)和化石森林(fossil forest),如果在近期災變的框架下解釋反而更合理。這一章也指出了放射性測年法所依賴的一些可疑的假設。事實上,如果放射性測年法給出彼此衝突的年代,或者得出的年齡與已知的岩石年齡不符合,就連進化論學者也會經常質疑這些假設。

注:因為本書是寫給大眾的,所以把一些技術性的(technical,專業性強的)和邊緣性的(peripheral,非核心的)段落放在了深色方框裡。

為什麼寫這樣一本“負面的”書

有必要說明一下本書為什麼需要採取這樣一種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是帶著沉重的心情寫下的,而且其目的不是為了攻擊某個人。我們的任務是為了給信仰和聖經的權威辯護。我們很久以來就相信(並且解釋了),在福音派圈子裡,對聖經權威最危險的攻擊不是進化論,而是“漸進創造論”,本書的目的就是要透徹地證明這一點。在聖經直白的文字上進行妥協,這種立場一旦廣泛流傳,就會帶來極大的傷害,因為這是打著維護聖經的名義來進行的。這個議題之所以極端重要,是因為它牽扯到如何處理神自己的話語。希望讀者理解,這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也不是對不同的(隱含的意思是“合理的”)解經觀點的吹毛求疵。我們應該像庇哩亞人學習,如同保羅在《使徒行傳17:11》所讚揚的,在一切事上都查驗聖經,把聖經當作判斷對錯的標準。

聖經根基

斥責假教師

揭露錯誤教導的一個問題就是它也降低了教導源頭的可信性,因此有些人說國際創造事工在對羅思修教導的分析“太個人化了”。如果這些批評者能具體指出他們發現哪些材料太個人化了,或者如何能揭露羅思修的教導的錯誤而不傷害感情,那就好了。要想揭示一個人的錯誤,而不傷害他的感情,這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名譽、驕傲等等類似的事情與之相關。但是,因為羅思修博士公開地講了如此謬誤和貶低聖經可信性的話,我們對他的回應也必須是公開的。本書主要是針對他的教導,而不是他個人,重點是議題。然而,以下有陰影背景的部分顯示出聖經裡有尖銳批評的先例,遠遠比我和國際創造事工所做的強烈得多。

耶穌經常斥責他的對手。比如《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7節說: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太23:27和合本)

他揀選的使徒們常常責備假教師—使徒保羅甚至斥責了使徒彼得,當後者的偽善的錯誤影響到帶壞其他人的時候(加2:11 始)。而且,保羅命令提摩太去駁斥錯誤(提後4:2);《哥林多後書》十章4-5節還說:“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

有時錯誤的信仰被嘲笑,如列王紀上十八章27節裡以利亞對巴力的先知所做的,為了更大的善,就要揭露他們的破壞性的影響。

聖經的文字遊戲(word play)

有時聖經裡的文字遊戲是故意嘲笑一些個人和體系,就是那些建立自己來反對神的。《創世記》十一章9節說:

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創11:9 ,和合本)

有些懷疑者指控聖經犯了錯誤,因為“巴別”(bab-ili)在阿卡德文裡的意思是“諸神之門”,而“混亂”的希伯來文是balal。但是這裡完全沒有錯誤—因為這個文字遊戲是故意的!當巴別塔的反叛者自以為是在建立通天塔,但是神讓他們的可憐的行動被後代按照正確的角度認識—人們記住這是語言變亂的時候。

另一個可能的例子是尼布甲尼撒的名字Nebuchadnezzar。一些懷疑者聲稱這是一個錯誤,而“正確的”拼法是Nabuchadrezzar。的確這是正常的希伯來文音譯,來自阿卡德文的nabu-kudurru-usur,意思是“拿布保護頭生子”,來自巴比倫的諸神之一拿布Nabu。有一個解釋這個不同拼法的理論是:這是正常的希伯來文的語言實踐,把r變成n。13但是範瑟暮(van Selms)提出了另一個理論,就是舊約的-nezzar拼法有可能是反對尼布甲尼撒的猶太人故意含有貶意地提到他的七年吃草如牛的動物行為。14也就是說nabu-kudanu-usur,意思是“拿布保護騾子”。15

挑戰-回擊的範式(Challenge-riposte Paradigm)

一些善意的基督徒認為任何批評都是“沒有愛心”(見下一段),就像一些懷疑論者試圖抵制基督徒的反對一樣!當遇到類似以上的例子時,這些基督徒試圖避開這些範例的力量,聲稱:“耶穌是神,所以他有權柄和道德權利來說這些話。使徒們,還有以利亞在羞辱巴力的先知時,也擁有這些。但是我們沒有。”

但這是不看歷史背景。現代西方文化被“政治正確運動”(political correctness)掌控,充滿了“受害者文化”,讓我們無論如何絕對不能冒犯任何被自由派指定的“受害者階級”的成員。但是古代的公眾論壇,包括一些現代的,都經常是在挑戰-回擊的範式下運作的。在新約的文化背景下,“挑戰-回擊的範式是一個中心現象,是人必須在公眾當中遵行的。” 16

辯論雙方的目的是在交流中試圖貶低對方的名譽或社會地位“作為要麼同等量級、要麼升級加碼的回應(如此給予反向挑戰)”17。不光是為自己辯護,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在這種文化下必須進行反擊。

我們在福音書中看見數不清的例子,耶穌拒絕為自己辯護,而是掉轉辯論的方向,一般是通過反問,有必要時也會羞辱對方。比如在《馬太福音二十一章23-27節》、《馬可福音十一章27-33節》、和《路加福音二十章1-8節》,耶穌進入聖殿,祭司長和長老們質問他,要求知道他行事的權柄是來自哪裡,耶穌的回應是反問關於施洗約翰(的權柄來源)。當他們拒絕回答他時,他也拒絕回答他們;這是一種羞辱。

在《馬太福音二十二章15-22節》、《馬可福音十二章13-17節》,和《路加福音二十章20-26節》,希律黨人和法利賽人一同密謀來問耶穌關於交稅的事,試圖把他拉入陷阱,顯得要麼是不忠於他的猶太民族,要麼是對羅馬謀反。耶穌有一次提出反問,關於錢幣的(像和)擁有者。他的結束名句,“把凱撒的歸給凱撒,把神的歸給神”是再一次攻擊他的對手的偽善和不忠。

另一個例子是《馬太福音》十二章5節:

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 (太12:5 ,和合本)

多數人都不注意耶穌的問題“你們沒有念過嗎?”是對他的法利賽人對手的極大的羞辱。很顯然他們念過經文,而且是被公認的聖經專家。所以這個問題在他們說起來最懂行的領域裡貶低了他們的權柄。這就像問羅思修是否理解最基本的天文學一樣。這基本上像是說他們是愚蠢的,不能理解顯然的事,不肯恰當地做功課一樣。但是再一次,在挑戰-回擊的範式之內,這是在公共論壇理當做的事。這是對法利賽人對耶穌的名譽進行的挑戰給出回應,因為他們因他的門徒們的行為而挑戰了耶穌。耶穌就把挑戰升級加碼,說他們對聖經無知,在他們最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攻擊他們。

有時耶穌可以特別地尖刻,設想你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猶太人,如果碰到死屍就會把你劃入不潔淨的另類長達一周之久(民19:11)。再設想你是一個猶太人宗教領袖,你的名聲是維護和遵從律法的。然而耶穌說你不光是一般地接觸死屍,而且是一個被死屍充滿的墳墓!(太23:27

還有許多其它地方,在那裡耶穌“顯示出高超的回擊的技巧,並因此揭示出他自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和有權威的先知。” 18

“愛你的敵人”(《馬太福音》五章44節

聖經在這裡用的“愛”的原文字是動詞ἀγαπάω (agapaō),與名詞ἀγάπη (agapē,“愛加倍”) 相關。這個詞“與情緒和感覺無關,而是與具體的行動和實際的關懷有關”。19新約一般用“愛加倍”對應“聯繫和從屬於一個群體的價值觀”,而 “與眷戀的感情、喜愛的情緒、和溫暖的感覺幾乎毫無關係”。20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愛那些正在被、或即將被錯誤的教導領入偏路的人,所以很清楚“愛加倍”不排斥證偽或駁斥真理的敵人,而不把他們當作個人的敵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愛加倍”基本上等同於“剛強管教的愛”(tough love)。

這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要把神的旨意沒有一樣不考慮在內(使徒行傳20:27)。人們會發現,如果國際創造事工要求與羅思修博士公開辯論的建議(見下文)得以實施,國際創造事工的同工對羅思修博士不會表現任何敵意或缺乏愛心。這從來就不是一個個人關係的問題,而且(按照以上解釋的)愛被放在首位。

躲避那些分裂教會的人?

《羅馬書》十六章17節寫到:“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有些人使用這節經文來攻擊年輕地球論。但是他們卻不提這段經文的背景:保羅說造成“離間”(διχοστασία, dichostasia)和使人“跌倒”(σκάνδαλον, skandalon)的是那些“背乎所學之道的人”(違背你們所學的教義的人) 。正如我們所揭示的,那些對聖經直截了當的教導進行妥協的人才是“背乎所學之道”,就是違背使徒們的教導、違背教會兩千年來的一貫理解。有意思的是,宗教改革家,如馬丁路德,他重新恢復了聖經的權威、以及得救是唯獨本乎恩典和因著信心的教義,然而他也被人攻擊是“分裂教會”。

雙重標準?

有時不得不詫異,為什麼有人抱怨年輕地球論者的風格,卻從來不批評羅思修博士攻擊年輕地球論,而那似乎就是他的事工“信仰的理由”唯一“存在的理由”。難道那不也是“分裂教會”嗎?比如,羅思修竟然把年輕地球論與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裡定罪的異端作惡意的類比:

就像割禮的問題分裂了第一世紀的教會一樣,我認為創世時間的問題分裂了本世紀的教會。就像割禮扭曲了福音和攔阻了福音的傳播一樣,年輕地球論也做了同樣的事。(《宇宙與時間》,162頁)

羅思修還對烏雪大主教(Archbishop Ussher)21的一流的學問進行了末流的攻擊(見本書英文版125頁【中文版125頁】),儘管後者的讚賞者包括牛頓爵士。22

最近,《靈恩雜誌》(Charismata)引用了羅思修的話(經過他的首肯),說年輕地球論“鼓勵某種形式的諾斯底派(靈智派Gnosticism)。” 23羅思修的理由是:年輕地球論“相信只有聖經是可信的,而不是物理的實在。”無論如何,他是在把年輕地球論與一個貨真價實的異端相比較,那是一世紀教會與之艱苦爭戰並且最終擊敗了的,而《靈恩雜誌》竟然為之叫好!在此之前,羅思修還和車理深(格裡森·阿徹,Gleason Archer)24一起說過類似的話,是在《創世記爭論:對創世日的三個觀點》一書中他負責寫的那一部分當中。25這是寫在羅思修和車理深聯合指控年輕地球論者否認物理實在之後,強把我們沒說的話放在我們口中,說我們提倡一種“類似諾斯底派的神學”。這甚至被寫在這一部分的副標題裡:“諾斯底派的因素”。

雖然相信年輕地球論/年輕宇宙論的創造論者自以為他們真心尋求為神話語的真確性辯護、並領人歸向基督,他們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立場導致這些神學傾向。我們認為他們雖然會否認這個諾斯底派的觀點,就是‘在物質(matter)裡面沒有生命、真理和實質(substance)’,但是很不幸,那正是他們的觀點所走的方向。按照聖經,這是一個危險的方向,因為神說一切被造物都是”好“的,而且因為在墮落之後,我們都在物質的領域內犯了罪。更重要的是:物質裡沒有生命和真理的說法已經被我們的主變成人這個事實所證偽---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卻給自己加上了物質,好拯救我們脫離罪。否認物質裡面有生命、真理和實質,至少是否認聖經關於創世、罪、基督和救恩的教義。最終這個觀點否認聖經本身。26

這是一個更加煽風點火的說法,隱含說年輕地球論幾乎就是否認聖經和基督。一些批評年輕地球論的人容許羅思修的這種煽動性說法,卻極力反對年輕地球論者在回應中使用任何表現出嚴厲的口氣。這說明他們使用雙重標準。27

這一指控無論如何都是是荒謬的:

  • 首先,年輕地球論者相信物質世界是可靠的,但是不一定相信關於物質世界的人為的理論----尤其是關於過去在其中所發生的事。
  • 第二,諾斯底派相信物質是邪惡的,因為我們的世界是被一個“造物匠”(Demiurge)所創造的,而真神不會讓物質玷污自己。年輕地球論者當然相信真神創造了物質。而且我們不信物質是邪惡的,而是本來 “甚好”的整個受造界受了咒詛。
  • 第三,諾斯底派(Gnostic)這個詞的來源是希臘文的γνώσις(gnosis),意思是“知識”。他們相信一種秘密的知識,只有內部人士才知道;卻把聖經當作給大眾的普通知識。然而,如果有任何人像諾斯底派的話,那應該是羅思修。是他在教導如果我們想理解聖經,僅僅使用語法工具書和關於歷史背景的知識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採用只有內部人士(科學家)才知道的知識(“科學”),那是連聖經最初的讀者也不知道的!

以下是我們收到的另外一些問題,以及我們的回答:

  • 為什麼你們不在中立的論壇上做辯論,比如在安科博或道伯勳(James Dobson)的節目上?28

如果存在“中立的論壇”這個稀有物種的話,我們希望它可以為子孫後代永久保存。安科博和道伯勳在創世問題上根本不是中立的,而是強烈支持羅思修。安科博的偏向在他主持的羅思修與賀文德(2000年十月播放)的辯論中一覽無餘。29那基本上是羅思修和安科博的聯合團隊反對賀文德。道伯勳常常邀請羅思修到他的節目上作客,但是他的節目製作者卻說“創世記答疑”(Answers in Genesis, AiG)的主席韓慕肯(Ken Ham)是“分裂教會的教條主義”,因此不肯請他到節目上作客。安科博也從來不與國際創造事工聯絡,儘管這是全世界年輕地球論的領袖組織之一。

無論如何,我不理解辯論為何有這樣強的吸引力。國際創造事工常常回應羅思修的公開聲稱,但是羅思修根本不理會年輕地球論者說了什麼,而是錯誤地表達我們的論點(譯者注:作“稻草人式的論證”)。重要的是雙方的立場是什麼,而不一定要面對面地說。辯論常常強調個人性格,而不是實質主題。

  • 為什麼不讓神來對付他?

有人用大拉比迦瑪列(Rabban Gamaliel)在《使徒行傳》五章38-39節所說的話來支持他們的論點。迦瑪列教導與他持相同立場的非基督徒猶太人如何對待猶太基督徒:

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 (徒5:38-39,和合本)

但是我們要記住,聖經裡所報導的(reported)並不都是聖經所贊成的(endorsed)。這裡,路加並沒有表達支持這種作法,而僅僅是準確地報導。前面引用斥責假教師的那些經文才是常態。很明顯,把迦瑪列的勸告當作普遍定律是愚蠢的。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如人這樣說怎麼樣?“如果希特勒真的在殺害猶太人和侵佔獨立的國家,那麼神就會對付他。”邪教又如何?摩門教和耶和華見證會怎麼會很興旺?

人其實可以從關於神主權的教義反過來論證,即神已經在對付羅思修博士,就是通過國際創造事工來揭露他的的錯誤。

有趣的是,這樣的批評有邏輯問題,它會自我駁斥(self-refuting),就是反擊提問的人自己!如果我們寫文章反對羅思修是錯誤的,按照他們自己的邏輯,這些提問者難道不應該不理我們,而讓神來對付我們嗎?當然不是這樣!我們有一種責任,就是當一個主內的弟兄犯了明顯的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糾正。當你看見這個弟兄在帶領其他人走向誤區,甚至離經叛道時,更是責無旁貸!

揭露謬誤會彰顯真理

在整個教會歷史中,受神重用的領導人一直都是努力駁斥異端。在神的主權計畫裡,謬誤一直推動著正統的教會來澄清關鍵的聖經教義。早期教會中一個最危險的謬誤是亞流派(Arianism),它否認耶穌是神,教導說他是一個被造物。偉大的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主要是為了對付這個異端被寫下的,而這個信經至今仍然被基督教界的所有流派所接受,作為對基督的神性的最清楚的聲明。比如,它說耶穌是“從真神所出之真神,是生非造,是與聖父同體。”今天的亞流派異端耶和華見證人的教導就有優秀的著作來駁斥,如羅德榮(Ron Rhodes)的《按照經文與耶和華見證人論理》(Reasoning from the Scripture with the Jehovah’s Witness)30這本書也是展現關鍵教義的聖經根基的非凡之作。它包括核心教義,如基督的神性和身體復活,以及三位一體;也包括並非基要、但是重要的教義,如不得救者在死後受到永恆的有意識的懲罰。

我希望《駁斥妥協》一書也能作為對聖經的權威的強有力的辯護,包括聖經所教導的近期內的創世和全球性的洪水。有了這方面的強力根基,其餘的經文也就得到鞏固----特別是死亡是來自於罪,而罪的補救是福音,通過最後的亞當,即耶穌基督的犧牲和死裡復活。

人可以相信億萬年歷史而仍然是基督徒麼?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從一開始就講明。不管一些反對者如何說,國際創造事工(就像絕大多數的年輕地球論者一樣)從來就很明確,人不需要相信六日創造論才能得救。聖經說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而不是藉著行為(弗2:8);使人得救的信心就是相信基督的神性(羅10:9-13,引用珥2:32證明基督就是主耶和華)以及他為我們的罪受死、被埋葬和從死裡復活(林前15:1-4)。

我們認識一些真正的基督徒,他們相信以上的核心教義,儘管他們不相信創造是在24小時一日的六日裡完成的。范碧波和邰樂寶在批駁羅思修的書裡明說了:“我們相信羅思修博士是得救了的,而且他願意為主耶穌而活的動機是真誠的。” 31國際創造事工多年來銷售這本書,為的是批駁羅思修的觀點,並沒有附帶“不完全贊同作者意見”之類的話(disclaimer),這就意味著我們不懷疑羅思修的得救。

事實上,國際創造事工的(澳洲分部)創辦主席任舒強教授(約翰·任德-舒特Prof. John Rendle-Short, 1919-2010)曾經是一名得救了的神導進化論者(theistic evolutionist)長達40年(在國際創造事工誕生之前)。還有許多同樣的人,包括他的父親舒仁雅醫生(亞瑟·任德·舒特Dr. Arthur Rendle Short),一名出色的英國外科醫生和護教學家。舒仁雅在關於墮落前的罪和死亡的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內心爭戰,32因為那是福音資訊的根基(哥林多前書15:21-22,45, )。所幸的是,他在神學上並不連貫;我們在第6章將會指出有關的神學衝突;儘管如此,他持守了基要的信息。

不幸的是,佈道家葛理翰(Billy Graham)的前同工滕普敦(查理·滕普敦Charles Templeton)後來就背道了,33還有持異端信仰的席邦主教(Bishop Spong),34他們都是神學上連貫的,因此就把福音和其基礎一起丟掉了。這就是為什麼國際創造事工發表的好幾篇文章都得出同樣的結論:是的,人可以是基督徒而不信年輕地球論;但是那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後果,在本書中會詳細演示,主要涉及聖經的權威性和和可理解性,以及罪作為世界上人類和動物死亡和痛苦的終極原因。35

另一次耶路撒冷會議?

《靈恩雜誌》2003年六月號論羅思修的文章說:

羅思修提議開第二次耶路撒冷會議來解決創世問題,仿效《使徒行傳》的模式。那時早期教會領袖們開了一次峰會來解決一個大有爭議的問題,就是外邦人信徒是否必須遵守猶太人的習俗和律法。他相信創世的爭論是教會面對的最大問題,比婦女的角色問題還重要,“因為它影響到傳福音”。36

這個提議是荒誕的,因為耶路撒冷會議牽涉到使徒們(徒15:6),所以雅各在《使徒行傳十五章13節》之後的決議是有使徒權柄的。耶穌把“捆綁和釋放”的權柄給了彼得,然後給了使徒們(太16:20)。在猶太人的框架下理解:“捆綁”的意思是禁止某事,而“釋放”的意思是允許某事。今天無人有這等水準的權柄。

需要有這樣權柄的原因是新約聖經還沒有完成,所以教會需要被使徒們指導。現在聖經的正典已經封閉,而使徒們也不在世,所以聖經是教會唯一的指導(提後3:15-17)。

本書中一貫使用的參考書名的簡化名

羅思修的書

  • BtC—《宇宙之外》(科州科羅拉多泉城:導航會出版社,1996)。Beyond the Cosmos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6). 這本書解釋了多重維度的數學概念——他相信神是高維度的存在。這種說法假定高度猜測性的“弦理論”(String Theory)是正確的。羅思修還相信後者終於為一些理論問題提供了可能的解釋,比如三位一體、神同時聽見千百萬人的禱告,還有神的主權與人的自由意志。《宇宙之外》
  • C&tC—《造物主和宇宙》(科州科羅拉多泉城:導航會出版社,1995)。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6). 這本書是為了對非信徒傳福音而寫成的,據說展示了宇宙的起源和細調如何指向神的存在。
  • C&T—《創世與時間》(科州科羅拉多泉城:導航會出版社,1994)。Creation and Time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4). 這本書是寫給基督徒讀者的,試圖在年輕地球論和年老地球論兩種創造論者之間尋求停火。但是,在一開始揮舞白旗之後不久,他就在隨後的章節中對年輕地球論者開火。
  • FoG—《神的指紋》(加州橙縣:應許出版社,1989,1991)。The Fingerprint of God (Orange CA: Promise Publishing, 1989, 1991).
  • G1—《從科學的角度看創世記第一章》(加州母山市:博士影音公司,1983)。Genesis 1: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Sierra Madre, CA: Wiseman Productions, 1983).
  • GQ—《創世記問題》(科州科羅拉多泉城:導航會出版社,1998,硬皮裝訂版)。The Genesis Question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8, hardcover). 本書將使用其2001年的第二版(軟皮裝訂)的頁數。這本書是對《創世記》1-11章的縱覽,對象是基督徒;目的是為他的年老地球論辯護,試圖駁倒年輕地球論。

年輕地球創造論者的書和雜誌

  • CAB—白藤(編),柯琦璞、夏法天和魏蘭德(著),《創造論答疑》(佐治亞州粉泉市:創世圖書出版社及網站,2009)。Don Batten, ed., David Catchpoole, Jonathan Sarfati, and Carl Wieland, 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 (Power Springs GA: 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creationbookpublishers.com, 2009).
  • Creation—《創世》雜誌。以前叫《從無到有》(Ex Nihilo)。所有的引用文章都使用改名後的雜誌名。
  • CRSQ—《創世研究協會季刊》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
  • C&C—柯力道,《創造與改變:按照不斷改變的科學範式的光照來看創世記1:1–2:4》英國羅斯郡:良師書社【基督徒焦點出版社】,1997)。Douglas F. Kelly, Creation and Change: Genesis 1:1 –2:4 in the Light of Changing Scientific Paradigms (Ross-shire, UK: Mentor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1997).
  • RE—夏法天,《駁斥進化論》(佐治亞州粉泉市:創造圖書出版社及網站,1999)Jonathan Sarfati, Refuting Evolution (Powder Springs, GA: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creationbookpublishers.com, 1999).
  • RE2—夏法天,《駁斥進化論2》(佐治亞州粉泉市:創造圖書出版社及網站,2002)Jonathan Sarfati, Refuting Evolution (Powder Springs, GA: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creationbookpublishers.com, 2002).
  • ST—《星光與時間》(阿肯色州綠林市:主人出版社,1994)。Russel Humphreys, Starlight and Time (Green Forest, AR: Master Books, 1994).
  • Journal of Creation—《創世專刊》,從前叫《從無到有創世技術性雜誌》Creation Ex Nihilo Technical Journal,簡稱TJ。本書中一切引用都會用改名後的刊名。
  • VB&T—范碧波和邰樂寶,《創造與時間:對漸進創造論者羅思修的讀書報告》(亞利桑那州平頂山市:伊甸影音公司,1994年)。Mark van Bebber and Paul S. Taylor, Creation and Time: A Report on the Progressive Creationist Book by Hugh Ross, (Mesa, AZ: Eden Productions, 1994).

許多《創世》雜誌和《創世專刊》上的文章(英文)都在國際創造事工的創世網站(creation.com)上可以找到。這些書當中的多數也可以在網站的書店上找到。

標準的神學書刊

  • BDAG—“鮑大哥”,鮑爾、党科、安特和金裡奇,《新約聖經和其他早期基督教文學的希臘文-英文辭典》(伊利諾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0)。Walter Bauer, Frederick W. Danker, William F. Arndt, and F. Wilbur Gingrich,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 BDB—“不得不”,布朗、德里弗和布裡格,《舊約的希伯來文和英文辭典》(麻州皮博迪市:亨德里克森出版社,1996)Francis Brown, Samuel R. Driver, and Charles A. Briggs, A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996).
  • EQ—《福音季刊》Evangelical Quarterly.
  • HALOT—“哈洛特”,寇勒和鮑嘉華(編),李察遜(譯),《舊約的希伯來文和亞蘭文辭典》(荷蘭萊頓市:布利爾出版社,2002)。Ludwig Koehler and Walter Baumgartner, ed., M. E. J. Richardson, trans., Hebrew-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eiden: Brill, 2002).
  • JETS—《福音派神學協會季刊》Journal of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 Keil and Delitzsch—凱爾和德利施,《舊約注釋》(密西根州大瀑布市:愛德曼出版公司,無日期)。Carl F. Keil and Franz Delitzsch, Commentaries on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Wm Eerdmans Publishing Co., n.d.). 原作於19世紀德國,是德文。英譯本被愛德曼出版公司多次重印。
  • Leupold—廖頗得,《創世記釋意》(密西根州大瀑布市:貝克爾書社,1942)。Herbert C. Leupold, Exposition of Gene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42).
  • TWOT—哈利來、車理深和吳特奇,《舊約神學辭典》(芝加哥:穆迪出版社,1980)。R. Laird Harris, Gleason L. Archer, and Bruce K. Waltke,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Chicago, IL: Moody, 1980).
  • WTJ—《西敏寺神學季刊》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 當然還有OT對應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和NT對應新約聖經New Testament.

科學術語

  • 我們將在全書一貫使用標準的國際公制(SI)的標誌和化學元素的符號。
  • Ga = giga-annum = 十億(109)年;Ma = mega-annum = 百萬(106)年;Ka = kilo-annum = 千(103)年。

本章附錄

以下是對羅思修最近出版的一個小冊子(也在他的網站上)所做的注釋。37他在裡面給出了他對“年輕地球論者”和“年老地球論者”的理解。他把前者稱為“曆法日創造論者”(Calendar-Day Creationist),比如國際創造事工的;把後者稱為“時期日創造論者”(Day-Age Creationist),比如他自己。因為這是從他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並用他自己的話談事,所以我們不會被人說是把他沒說的話放在他口裡。然而,就如以下要揭示的,這裡和他其它的著作一樣,都有許多對別人的話的錯誤描述。這僅僅是一個總結—我們會注明在本書中何處會仔細解釋。

CDC = 曆法日(正常日/常日)創造論者,38即接受《創世記》一章裡的日是正常長度的日,比如國際創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CMI)和創造科學研究院(Cre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RI),通常被稱為“年輕地球創造論者”(Young Earth Creationist, YEC)。

DAC = 時期日(長期日/長日)創造論者,39如羅思修自己和許多其他的“漸進創造論者”一樣,通常被稱為“年老地球創造論者”(Old Earth Creationist, OEC),雖然這個術語也應包括“間隔論者”(Gap Theorist)。

羅思修博士的評論作為引文,前邊有空格。注意在以CDC開始的段落裡,被表達的是羅思修我們所信的,不一定真正我們所信的。

十項主要不同點

1.CDC(常日論):自然主義的生物進化會發生,可以在目(order)和科(family)以內產生新的屬(genus)和種(species)。40

這是誤導性的說法,因為我們不會把在一個類(kind)之內的分化(speciation)描述為“生物進化”,因為沒有任何新的資訊產生。然而,新物種的出現是不可否認的—羅思修似乎不理解,一個新的、不與其他群體交配生殖(繁殖隔離)的群體按照定義就是一個新物種。而且,沒有任何聖經或科學的原因不許受造類內部發生足夠大的遺傳學變化,以至於在“屬”或“科” (其實這些都是人為的分類)內產生新類型。這些都會在第七章裡仔細解釋。

1.DAC(長日論):自然主義的生物進化在一切層次都不會發生,除非在那些特殊的物種,即其總數超過千萬億(1015),增代時間不超過3個月,身體大小不超過1釐米。

這是一個奇妙的宣稱—人不得不質問這位元天文學家說這種生物學廢話的資料來源是哪裡。這種物種不變的觀點遠遠超出聖經經文所說的,而且被實驗科學所證偽—見第七章。

2.CDC(常日論):物理定律在亞當犯罪之前是大不相同的。

2.DAC(長日論):物理定律在亞當犯罪前後是完全相同的。

人不禁要問羅思修認為墮落是否造成了任何變化?(見第六章詳解)。然而我們相信雖然神除去了一些超自然的維護,萬有引力、熱力學和電磁學定律都是從創世開始就一直在運作。國際創造事工有文字記錄,一直就否認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從墮落才開始的。41

3.CDC(常日論):得救的人類將被恢復到樂園裡。

3.DAC(長日論):得救的人類將被從樂園送到全新的天地裡。

這也是誤導性的,而且羅思修還做了煽動性的指控,說那些相信“恢復”的人是“邪教”。我們有經文記錄說將會有“新天新地”(啟示錄21:1),而且現在基督徒就是新創造(哥林多後書5:17)。我們確認新天地講比原來的樂園更好,因為將沒有犯罪的可能性。然而我們指出,許多有關未來新天地的經文與描述洪水前的世界的經文相似。比如,素食的獅子和狼(以賽亞書11:6-9; 65:25),沒有太陽卻有光類似創世周的前三天(啟示錄2:7;22:2,14,19)。雖然我的書在末世問題上不採取特定的立場,羅思修是一名前千禧年派信徒(premillennialist),42相信有千禧年國度,其中有素食的前肉食動物(《創世記問題》98-99頁)。前千派的神學家,如賴睿察(查理斯·萊利Charles Ryrie),相信千禧年是《使徒行傳》3:21 “萬物復興的時候 ”(見《賴睿察聖經研讀本》Ryrie Study Bible)。持前千派末世論的曆法日創造論者(常日論者)會同意羅思修的觀點,即千禧年不是最後的狀態,而且會有一個全新的創造。

表達我們與羅思修的區別的一個更準確的說法是:羅思修完全否認在墮落前曾有過一個沒有死亡的樂園。這在他提出的最後一點區別中得到了更清楚的說明,見下。

4.CDC(常日論):《創世記》第一章記錄的是物質的創造…

當然了!不光國際創造事工如此相信,而且神自己也這樣說:在宣告十誡的第四個誡命時,神說他用六天創造了天地,並在第七天安息(出埃及記20:8-11)。

4.DAC(長日論):人需要綜合聖經裡的十個(或更多的)對創世的記載,這是非常重要的。

羅思修在說什麼?聖經從來不自相矛盾,而且聖經裡沒有一處對《創世記》一章《出埃及記》20:8-11表示否定的經文。

5.CDC(常日論):宇宙和星星是永恆的。

5.DAC(長日論):宇宙和星星是有時間局限的。

我們在什麼地方說過宇宙和星星是永恆的了?這個聲稱是完全沒有根基的,而且是完全不真實的。【譯者注:這是“稻草人式的論證”。見本章注12】。

6.CDC(常日論):天文學家在欺騙公眾。

6.DAC(長日論):天文學家在告訴我們真理。

哪位天文學家?天文學終身教授傅丹霓博士(丹尼·福克納Dr. Danny Faulkner)就相信曆法日創造論(常日論)。我們一般地會指出:世俗的天文學家不是故意地欺騙公眾,而是在和我們看同樣的資料,但卻是透過錯誤的“眼鏡”。

7.CDC(常日論):諸天僅僅揭示神的存在。

7.DAC(長日論):諸天也揭示神的超越的(transcendent)特質,以及他的許多個人屬性。

很難理解羅思修在這裡想什麼。我們常引用《羅馬書》一章20節,然而,我們不承認被造物啟示了足夠的資訊,以至人可以得救;我們也不承認可能出錯的人類對被造物的解釋可以超越聖經中的宣示。請看第一章裡對普遍啟示和特殊啟示的討論。

8. CDC(常日論):按字義對《創世記》一章只有一個解釋。

8.DAC(長日論):按字義對《創世記》一章可有多種解釋。

這只能在對“字義”這個詞有好多種“字義解釋”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字義”的字義解釋是:“接受字詞的通常或首要的含意,使用普通的語法規則,不用靈意、隱喻或神秘主義解釋”。“日”這個字的通常和正常解釋是地球自轉的一個週期;而且當它與一個數字、晚上和(或)早晨結合使用時,這個解釋就是沒有歧義的。這會在第二章裡討論。

9.CDC(常日論):《創世記》一章不能與公認的自然界的記錄相協調。

9.DAC(長日論):《創世記》一章可以與公認的自然的記錄相協調。

我們實際上說的是:“《創世記》一章不可能與對自然現象的均變論解釋相協調。”這在第一章裡會再次被討論。

10.CDC(常日論):高級動物在亞當之前的死亡與神的品格和為人類的罪獻上血祭的教義相矛盾。聖經沒有為植物和低等動物賦予生命的特性和死亡的概念。

我們所說的是,植物從來沒有被聖經稱為有靈的活物(來自《創世記》裡的希伯來文nephesh hayim),所以它們的生命與動物有質的區別。在墮落前的世界裡(創1:29-30)和恢復後的世界裡(賽11:6-9; 65:25),動物都是吃植物,因此可以看出這一點。我們會在第六章裡講這些。

10.DAC(長日論):高級動物在亞當之前的死亡與一個愛和仁慈的造物主並無矛盾。

請把這一點告訴那些身體被捕食者撕碎的動物吧,也請告訴那些被疾病折磨的動物(經常與折磨人類疾病相同,如癌症)。告訴它們說,這仍是一個“甚好”的世界,而不是犯罪後被咒詛的世界。

… 這與為人類的罪獻上血祭的教義根本沒有衝突。聖經的確為植物和低等動物賦予了生命的特性,並與死亡相聯繫。

如上所說,這是錯誤的。見《年老地球論的神》,43這本小冊子論證,任何相信數十億年歷史的妥協理論都意味著,死亡和苦難從來就是神所創造的世界的一部分。而這是與聖經不一致的。

十項主要相同點

這十條我都同意,然而我懷疑我們的理解與羅思修的是否一致。

  1. 聖經必須首先被按字義(literal)解釋,除非上文下理說明這個部分應該採用其它方式。
  2. 我同意這個論斷,但是更喜歡用“平白”(plain)這個詞,就是說“按照作者 的本意。”也就是說,在字義背景下作字義解釋、在詩歌背景下作詩意解釋。羅思修大概不會反對以上的話,而“字義”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說法,但是希望以上說法不要被神導進化論者醜化。問題在於羅思修對“字義”這個詞有奇怪的理解,如前所示。

  3. 聖經在全部的學術領域裡都是無誤的。
  4. 當然!不過,雖然我不懷疑羅思修公開地和真誠地為聖經的無誤性辯護,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他把世俗的“學術領域”放在了聖經之上。我們之間主要的區別大抵還是宗教改革時期的一個關鍵問題: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即聖經超越一切的權威性、明晰性和完備性。但是羅思修說“神的啟示不是單單局限於神的話。事實上大自然可以被看作是聖經的第67本書”(《宇宙與時間》,56頁)。從這些話裡可以看出,羅思修事實上教導的是“聖經加科學”(Scriptura et scientia)。在實踐中,羅思修對聖經進行不自然的重新解釋,以適應所謂的“自然界的事實”(實際上是進化論和均變論對自然界的解釋),也就是“聖經順從科學”(Scriptura sub scientia)。

  5. 宇宙是被超越地(transcendentally)和超自然地(supernaturally)創造的。
  6. 是的!但是哀哉,羅思修相信神使用了“大爆炸”來創造宇宙。大爆炸在本質上是無神論;它的多數的提倡者都認為宇宙自己創造了自己。而且大爆炸理論中的時間次序是與聖經的平白字義相違背的。

  7. 自然主義(naturalism)不能解釋生命的起源。
  8. 同意!見問答:“生命的起源”,creation.com/origin.

  9. 自然主義不能完整地解釋生命的歷史;同樣,神導進化論(theistic evolution)也不能。
  10. 沒有爭議。

  11. 自然主義不能完全解釋地球的地質歷史。
  12. 然而,羅思修對自然主義作了許多的讓步,因為他不允許災難性的、全球性的挪亞大洪水發揮作用,但這正是造成許多地層和化石的原因。

  13. 自然主義不能完全解釋宇宙和太陽系的天體物理歷史。
  14. 這是真的。但是再一次,羅思修對自然主義作了極大的讓步,尤其是同意自然主義的大爆炸理論,以及數十億年的星系演變史。

  15. 《創世記》第一章按照時間次序描述事實。它記載了神在六日內造一個“甚好”的被造界。
  16. 我同意這些字句,但是如上所述,羅思修認為,這些字句的意思不是字面上所說的!他所描述的墮落前的被造界根本不可能是“甚好”的。因為其中有我們在今天世界上看見的一切可怕的死亡、掙扎、苦難、疾病和弱肉強食。而且對羅思修而言,“六日”有非常不一樣的含意。

  17. 亞當和夏娃是字義上的一對夫婦,是神在僅僅數千年前造的。
  18. 是的,我們同意亞當是從塵土中被造的,而夏娃是從亞當被造的,沒有動物作祖先。但是關於“數千年”,國際創造事工認定是六千年,是按照《創世記》5和11章裡面含有年代的家譜直接推導出來的。羅思修卻認為比那長好幾倍,添加進去沒有任何聖經根據的巨大間隔。

  19. 所有的人類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裔。

我同意,但是我們會把被稱為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和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個體也包括在內,而羅思修卻認為他們是沒有靈魂的類人猿。

結論

羅思修在這裡,如同在別處,對相信曆法日(正常日,常日)創造論的機構做了誤導性的指控,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的立場作辯護。然而,我們已經在多處顯明他經常錯誤地描繪我們所信的,而且他自己的論證並不符合聖經。重要的是,不要被羅思修使用的所謂“科學共識”領入歧途,而是要永遠站在神的話語的權威之上,也就是說,讓神的話來教導我們,而不是把外來的思想強加在經文裡。

  1. Andy Butcher, “He Sees God in the Stars”, Charismata (June 2003): 38-44. Jonathan Sarfati, “Shame on Charismata!”, creation.com/rosspc, May 29, 2003. 返回文章
  2. Mark van Bebber and Paul S. Taylor, Creation and Time: A Report on the Progressive Creationist Book by Hugh Ross, (Mesa AZ: Eden Productions, 1994). 返回文章
  3. M. Clark, A Review of Mark van Bebber and Paul S. Taylor’s “A Report on the Progressive Creationist Book by Hugh Ross” , , 23 May 2003.譯者注:英文版本書此處在第一版列出了資料來源,但是第二版略去了。創世網站上https://creation.com/ refuting-compromise-refutation-of-hugh-ross-introductory-chapter-and-reviews#r3列出了克拉克的評論的網站位址。但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顯然“信仰的理由”已經撤回了那篇文章。返回文章
  4. Jonathan. D. Sarfati, “Expos of NavPress’s New Hugh Ross Book: The Genesis Question”, Journal of Creation 13 (2):22–30 (1999); creation.com.org/ross_GQ.Danny Faulkner, “The Dubious Apologetics of Hugh Ross”, Journal of Creation 13 (2):52–60 (1999); creation.com.org/ross_apol. 返回文章
  5. Bruce. K. Waltke and M. O’Connor,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brew Syntax (Winona Lake, IN: Eisenbraun, 1990), 122. 返回文章
  6. 譯者注:賀文德博士是一名聖經創造論的普及者和辯論家,他在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市(Pensacola,FL)建立了創造科學傳道事工(Creation Science Evangelism)和恐龍博物館(Dinosaur Venture Land)。然而因為他與國稅局的衝突,被判入獄十年(2006-2016)。這教導基督徒要智慧地選擇打什麼仗(弗2:2)。返回文章
  7. 譯者注:安科博是一名美國基督徒影音製作者。安科博秀邀請不同背景的基督徒領袖座談或辯論,在世界範圍的基督徒媒體上播放。返回文章
  8. 譯者注:“RATE(速率)計畫”代表“放射性同位素與地球的年齡”計畫(“Radioisotope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 Project)。這是創造科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Creation Research)組織一些科學家研究放射性測年法的計畫。他們似乎發現了一些支持年輕地球論的不可否認的證據。返回文章
  9. 譯者注:間隔論者認為在創世記1:1和1:2之間有一個極長的間隔,但是六日是正常日,不是神創造天地,而是神重造秩序的日子。他們也信“年老地球論”,但是與“漸進創造論”對六日的解釋不同。返回文章
  10. 譯者注:框架假說認為創世周的前三天和後三天有對應:前三天分開領域,後三天填充領域。而且因為這似乎是文學的(literary)設計,所以六日不是字義的(literal)或順序的(sequential)。返回文章
  11. 譯者注:英文from goo to you through the zoo的字義翻譯是“從原始湯,通過動物園,進化到你”。其中借助同音字的幽默只能在英文中欣賞。我們給出技術上準確的中文翻譯。返回文章
  12. 譯者注:稻草人式的論證(straw man argument)是一個邏輯佯謬(logical fallacy),就是不攻擊對方真正的觀點,而是造出一個類似對方觀點卻不是對方觀點的“稻草人”來攻擊。返回文章
  13. Alan R. Millard, “Daniel 1-6 and History”, Evangelical Quarterly 49:67-73 (1977). 返回文章
  14. 譯者注:lycanthrophy從英文字根翻譯是“狼人”,意思是人因為發狂而像狼(拉丁文lycos)一樣行為,其含意可以擴展到像任何其他動物的行為,包括尼布甲尼撒的七年吃草如牛。不過,一個更合乎尼布甲尼撒的行為的英文詞彙似乎是boanthrophy,字義是“牛人”,即人因為發狂而像牛(bovine)一樣行為。返回文章
  15. John E. Goldinggay, Daniel,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30 (Dallas, TX: Word Books, 1989), 3, 4.譯者注:作者給出了引用文章的書,但是沒有給出頁數和被引用文章的來源。我們補充了頁數、並把資料列在如下:範瑟暮,“尼布甲尼撒的名字”,《在舊約的世界旅行:為畢克教授65歲生日的祝賀集書》,範福斯編著(荷蘭阿森市:範國庫出版社,1974), 223-229頁,引用在225頁。Adriaan van Selms, “The Name of Nebuchadnezzar”, in Travels in the World of the Old Testament, Studies Presented to Professor M. A. Bee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5th Birthday, ed. M. S. Heerma van Voss (Assen: Van Gorcum, 1974), 223-9, esp. 225. 返回文章
  16. Bruce J. Malina and Richard L. Rohrbaugh, Social Science Commentary on the Synoptics (Philadelphia, PA: Fortress 1993), 42. 返回文章
  17. 同上注。返回文章
  18. 同上注。. 返回文章
  19. David Hill, The Gospel of Matthew,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reprint edition, 1981), 130. 返回文章
  20. Bruce, J. Malina and Jerome H. Neyrey, Portraits of Paul: An Archaeology of Ancient Personality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6). 譯者注:英文版在這裡沒有給出引用的頁數。返回文章
  21. 譯者注:烏雪大主教(Archbishop James Ussher, 1581-1656)是愛爾蘭的聖公會大主教(1625-56)。他寫的著名的《世界年史》(Annals of the World)一書把創世的時間定在4004 B.C.。返回文章
  22. 譯者注:以撒·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和光學色散的發現者。他也是一名基督徒,是聖經預言和年代學的資深研究者。返回文章
  23. 同本章注1。返回文章
  24. 譯者注:車理深博士(Dr. Gleason L Archer)是著名的保守派舊約研究學者。他精通大約20種古代語言,並且激情地為聖經的權威辯護,駁斥高等批判等理論。他寫的《舊約引論綜覽》(A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是最好的同類著作之一。然而在創世日問題上,他採用了妥協的時期日觀點。返回文章
  25. David, G. Hagopian, ed. The Genesis Debate: Three Views on the Days of Creation (Mission Viejo, CA: Crux Press, 2001).Andrew S. Kulikovsky, “Sizing the Day: Review of Hagopian”, Journal of Creation 16 (1): 41-44 (2002); creation/com/ Gen_Debate. 返回文章
  26. Archer and Ross, in Hagopian ed. The Genesis Debate, 130-131. 返回文章
  27. 譯者注:英文版的there is one sauce for goose and another for the gander的字譯是“用一種調味汁給母鵝肉,卻用另一種調味汁給公鵝肉”,意思是使用雙重標準,表現出內心偏向。我們給出解釋性的翻譯。返回文章
  28. 譯者注:關於安科博秀,見注7。道伯勳的節目是“聚焦家庭”(Focus on the Family),是一個有很大影響的美國基督教組織;他們的節目在全美基督教電臺上播放。道伯勳已經退休;他的組織和節目還在。返回文章
  29. 夏法天對這個辯論進行了詳細的評注,見” Jonathan Sarfati, “Ross–Hovind Debate, John Ankerberg Show, October 2000”, creation.com/ross_hovind. 返回文章
  30. Ron Rhodes, Reasoning form the Scripture with the Jehovah’s Witnesses (Eugene, OR: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3). 返回文章
  31. Van Bebber and Taylor, A Report on the Book, 9. 【譯者注:英文版沒有給出引用的頁數,譯者查到和補上】。返回文章
  32. 見舒仁雅的自傳:Arthur Rendle Short, Green Eye of the Storm (Edinburgh, UK: Banner of Truth, 1998). 請注意:舒仁雅醫生的姓不是複合的(Arthur Rendle Short),而任舒強教授把父親的中名和姓合成自己的姓(John Rendle-Short)。返回文章
  33. Carl Wieland, “Death of an Apostate”, Creation 25 (1):6 (Dec 2002 –Feb 2003); creation.com/death-of-an-apostate. 返回文章
  34. Michael Bott and Jonathan Sarfati, “What Is Wrong with Bishop Spong? Laymen Rethink the Scholarship of Bishop John Shelby Spong”, Apologia 4 (1): 3-27 (1995); creation.com/spong. 返回文章
  35. Duane Gish, “Is It Possible to Be a Christian and an Evolutionist? A Leading Creationist Answers an Often-asked Question”, Creation 11 (4): 21-23; creation.com/evochristian.Russel Grigg, “Do I Have to Believe in a Literal Creation to Be a Christian?” Creation 23 (3): 20-22 (June-August 2001); creation.com/must_believe. 文中說:“短的回答是‘不’,但是長的回答是‘不,但是…’”。返回文章
  36. 同本章注1. 返回文章
  37. Jonathan Sarfati, “Ten Majo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alendar-Day and Day-Age Creationists? According to Dr Hugh Ross”, creation.com/ross_YvO. 返回文章
  38. 譯者注:在中文裡還可以再簡化:“曆法日” = “正常日” = “常日”。返回文章
  39. 譯者注:在中文裡還可以再簡化:“時期日” = “長期日” = “長日”。返回文章
  40. 譯者注:按照林奈(Carolus Linnaeus)所定義的生物分類學的主要單位是: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返回文章
  41. Jonathan Sarfati, “Arguments Creationists Should NOT Use”, Creation 24 (2):20–24 (March–May2002); creation. com/dont_use. 返回文章
  42. 譯者注:在系統神學的末世論(eschatology)教義中,有三種主要立場。前千禧年派(Premillennialism,前千派)相信啟示錄裡的一千年應該被字義解釋;基督先再來(啟示錄19章),然後建立千禧年國度(啟示錄20章)。無千禧年派(Amilllennialism,無千派)認為那一千年不應按字義解釋;沒有字義上的千禧年;教會時代就是靈意的千禧年,因為神的屬靈國度已經降臨。後千禧年派(Postmillennialism,後千派)相信教會將把世界基督化,建立神的國度;然後基督將再來接受它,獎勵基督徒的工作。創造論主要研究聖經的開頭(《創世記》),末世論主要研究聖經的結尾(啟示錄)。所以創造論者不一定有相同的末世論立場。個人觀點在書中不須顯明,好讓讀者群成為最大。如果對聖經從頭到尾一致採用字義解經方法,結果是同時持有曆法日創造論和前千派末世論。返回文章
  43. 夏法天,“為何有死亡和苦難?”(小冊子)。Jonathan Sarfati, “Why is there Death and Suffering?”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