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眼淚
作者:Jerry Bergman
譯者:盧慧明(Candice Loh)
文章來源:Creation 15(4):16–18, September 1993

在我們周圍,指向創造主存在的證據比比皆是,包括由令人驚嘆的原子精細結構,至宇宙中設計最為複雜的物質——人類大腦。科學家甚至在最微小的現象——人類眼淚,看見上帝的偉大。

科學家曾認為產生眼淚的器官是「退化」(vestigial)器官,即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人類毋須再依賴它生存。不過,生物化學家弗雷(William Frey)15 年來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眼淚有着多項重要功能。1
只有人類才會哭,而且只有人類有情感眼淚(emotional tears)。生活在空氣中的動物都會分泌淚水來滋潤眼睛,但只有人類擁有產生哭泣的奇妙系統。2
淚腺(lacrimal gland)是分泌眼淚的器官,這個微細的海綿狀腺體位於眼窩上方。我們平均每隔 2 至 10 秒眨眼,每次眨眼,眼瞼便將這神奇液體塗抹在眼睛表面。
眼淚其中一項重要功能是滋潤眼球和眼瞼,防止眼睛黏膜脫水。「乾眼症」患者便最清楚眼睛黏膜脫水的痛楚,嚴重缺乏淚水滋潤者,需要用藥物或接受治療,否則會造成視力受損。眼瞼的瞼板腺(meibomian gland)分泌一層薄油覆蓋眼睛表面,以減少淚水的蒸發,保持眼部組織濕潤柔軟。3
眼淚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讓眼睛沐浴在溶菌酶(lysozyme)中,溶菌酶是迄今已知一種功效最強的抗菌和抗病毒劑。溶菌酶是「溶解」(lysos)的酶(enzyme),能把化合物分解,是淚水抗菌的主要成分,短短 5 至 10 分鐘就能鈍化 90 至 95% 的細菌活動,功效顯著。4 若沒有溶菌酶,會令眼睛受感染的患者病情迅速惡化,導致失明。
哭有助紓緩壓力

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眼淚的產生能有效紓緩情緒,人們常說「哭出來令人舒服些」,研究為此提供了一些科學根據。研究發現,哭過以後,人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覺到舒服些,抑制眼淚反而讓人難受。5
亦因此,那些有「家族性自主神經機能異常」(familial dysautonomia)遺傳病的患者,不但哭時沒有眼淚,他們對壓力的應付能力亦非常低。6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拉姆齊醫學中心(St. Paul Ramse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將普通刺激物引致和情緒引致的兩種淚水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弗雷發現,因為壓力引致的淚水,實際上把體內的有毒「物質」清除。7 研究人員首先讓對象觀看悲劇,接着用新鮮切開的洋蔥弄哭他們。結果發現,看電影時流的眼淚(情感眼淚)所含的有毒生物副產物,遠高於因為洋蔥刺激所流的眼淚。研究結論,哭是一個排泄過程,能排走情緒壓力所積聚的有毒物質。
哭這個簡單的動作,能有效減低體內的錳(manganese)水平,錳是一種影響情緒的礦物。研究發現,眼淚中錳的濃度,比血清中錳的濃度高出 30 倍;情感眼淚中的白蛋白(albumin protein)濃度,比刺激物引致的眼淚的白蛋白濃度高出 24%。8
研究結論,眼淚將因為壓力而積聚於體內的化合物帶走,令壓力減輕。這些化合物包括控制痛楚的內啡肽「亮氨酸腦啡肽」(leucine-enkephalin)及調節哺乳類動物乳汁生產的荷爾蒙「催乳激素」(prolactin)。
研究發現,透過眼淚排走的主要化合物包括「促腎上腺皮質荷爾蒙」(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簡稱 ACTH),ACTH 是一項反映壓力的重要指標。抑制眼淚會令壓力增加,加重高血壓、心臟病和胃潰瘍等的病情。9
哭有益健康
蒙塔古(Ashley Montagu)指出,哭不但有益個人健康,亦有助強化團體的社群意識,「加強關心他人福祉」。10 眼淚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工具,相比其他方法,眼淚能更快向對方表達同情,顯示出你對事情的認真,渴望問題能夠解決。
人類除了因為強烈情感而流淚外,亦會因為物理上的刺激、感染或疾病而產生淚水。淚腺在有需要時會自動分泌淚水,提供適度的潤滑和保護眼睛,這種因為反射作用或刺激物產生的哭泣,似乎是「被設計出來的一個緊急機制」。11
切洋蔥會流眼淚,是因為洋蔥釋放一種化合物,當接觸眼睛表面時會變成硫酸。硫酸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而淚水反射作用,將硫酸的傷害減到最輕微。

正常情況下,眼睛會不停分泌淚水,在下眼瞼接近鼻子的位置有一個明顯的小圓點,稱為淚點(lacrimal punctum),多餘的淚水便由這裏排走。淚水流到臉頰上,是因為生產的淚水多過淚點所能夠排走,積在眼框的淚水於是流向臉頰。
淚水使角膜(眼睛的透明窗)保持濕潤,防止雙眼乾涸(乾眼症若不醫治會盲),並有效清除空氣塵埃等異物。12 有研究人員指出,「只要看看患者沒有淚水的後果,就能明白淚水的重要性」。13
淚水分泌不足,會造成眼睛灼熱及對光線敏感,令眼睛發癢和有砂礫感,一名患者便形容,情況有如吹沙入眼。長期缺乏淚水,容易導致角膜潰瘍和角膜混濁。
我們從眼淚學到什麼?
眼淚的產生看似簡單的自然反應,實際上是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是構成奇妙人體的必要部分。沒有眼淚,人類的生命會截然不同,短期會引致眼睛嚴重不適,長期甚至會喪失視力,而視力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眼淚只是許多奇蹟之一,它運作得非常自如,使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眼淚是另一個見證創造主的例子,讓我們明白到,奇妙的人體並非進化論盲目漸進得出的結果。
參考文獻
- William Frey, Crying: The Mystery of Tears, Winston Press, Texas, 1977. 回上一頁
- Gregg Levoy, ‘Tears that Speak’, Psychology Today, July–August, 1988, pp. 8, 10. 回上一頁
- Lael Wertenbaker, The Eye: Window to the World, Torstar Books, New York, 1984. 回上一頁
- Ashley Montagu, ‘The Evolution of Weeping’, Science Digest, November 1981, p. 32.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2.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4. 回上一頁
- Tom Kovach, ‘Tear Toxins’, Omni, December 1982.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2.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3.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4. 回上一頁
- Arthur Freese, The Miracle of Vision, Harper and Rowe Publishers, New York, 1977, p. 19. 回上一頁
- Charles C. Kennedy, ‘Tears: Medical Research Helps Explain Why You Cry’, Mayo Clinic Health Letter, February 1992, pp. 4, 5. 回上一頁
- Same as Ref. 11. 回上一頁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losed 14 days after publication.